北京智慧电竞赛事中心的观众席上,响起整齐划一的LPL加油声,BLG的打野选手在语音里对队友说:听见了吗?这就是主场的力量!对S15本土作战的中国战队而言,主场从不是单纯的压力来源,而是可依托的优势、可传递的信心、可转化为赛场风采的底气。BLG、TES、IG三支队伍,正用各自的方式,将主场的每一份支持融入比赛,在赛场上展现出属于LPL的独特风采。
主场的熟悉感,成了中国战队调整状态的第一重优势。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的后台,TES的营养师特意准备了选手们熟悉的家乡口味——中单选手偏爱江南的糖醋排骨,每天赛后都能吃到温热的一份;辅助选手习惯喝家乡的绿茶,训练室的储物柜里总备着满满一罐。吃到熟悉的味道,就像在家训练一样踏实。TES的中单选手这样说道。这种熟悉感还延伸到赛场环境:北京智慧电竞赛事中心的屏幕亮度、座椅高度,都根据中国选手的训练习惯做了微调;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的场馆温度,也参考了LPL夏季赛的常规设置,避免选手因环境不适影响操作。在与Gen.G的瑞士轮比赛中,TES的ADC选手就提到:屏幕反光比在国外比赛时少很多,能更清楚地看到对手的走位,这帮了我不少。
而主场观众的声浪支持,则成了中国战队逆风翻盘的底气。在IG与LEC赛区G2的比赛中,IG前期经济落后近3000,观众席上的欢呼声却没有减弱——有人举着写有IG别慌,我们陪你的灯牌,有人带头喊起一波翻盘的口号。这种声浪传到选手耳中,成了最直接的鼓励。IG的上单选手在赛后回忆:当时听着台下的声音,突然就不慌了,想着一定要打出对得起这份支持的操作。随后,他在小龙团战中绕后切入,配合队友完成0换4,为队伍逆转战局。BLG在与T1的四分之一决赛中,也曾陷入比分胶着,是现场观众的BLG加油声,让他们在决胜局的最后时刻,顶住压力拿下大龙。观众的声音像一股劲,推着我们往前冲。BLG的辅助选手这样说。
中国战队还擅长将本土文化灵感融入战术,展现出独特的赛场风采。IG在与东南亚赛区队伍的比赛中,借鉴了田忌赛马的思路——前期故意让上路抗压,集中资源打造下路优势,后期再通过下路的装备领先带动全局;BLG则在与某支LCK队伍的比赛里,用首尾呼应的战术布局,像传统建筑的对称美学一样,让上下两路的推进节奏保持一致,打乱对手的防守部署。这些带有本土文化印记的战术,不仅让比赛更具看点,也让中国战队的风采更有辨识度。我们想让全世界看到,LPL的战术不仅有冲劲,还有自己的文化巧思。IG的教练表示。
更难得的是,中国战队在主场展现出的包容与尊重,成了赛场风采的另一重体现。当TES输给Gen.G后,现场观众没有发出嘘声,反而响起了掌声;当BLG赢下比赛后,选手们会主动走到对手席位前握手致意。主场风采不只是赢比赛,更是展现我们的竞技风度。TES的打野选手说。在成都的一次赛前互动中,BLG的选手还教外国选手说简单的中文,比如加油、谢谢,这些细节被镜头捕捉到后,在社交平台上收获了不少好评——有人评价这才是主场该有的样子,赢了比赛,也赢了尊重。
如今,中国战队已陆续踏上淘汰赛的舞台,上海的灯光正为他们点亮。他们或许还会遇到硬仗,但主场的优势、观众的支持、本土文化的赋能,都将成为他们展现风采的底气。就像BLG的教练所说:本土作战不是负担,而是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要为谁而战、要展现怎样的风采。而这些中国战队,也正用一场场精彩的比赛,证明着LPL的实力与风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