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人类士兵首次向机器人投降?网上吵翻,那这些案例是啥情况?

“史上首次人类向机器人投降? ”这几天各大平台都在刷屏。

可军事博主们笑了。

光是我硬盘里就存着23段俄乌士兵向无人机举手投降的视频。

最讽刺的是其中一段:

2024年4月俄军无人机镜头里,乌克兰大兵不仅乖乖投降,还帮忙捡回摔坏的大疆。

更早的《华尔街日报》去年就报道过,19岁俄军新兵阿尼廷跟着无人机走了半小时去投降。

这算哪门子“史上首次”?

乌军第3独立突击旅的新闻稿原文写得清清楚楚:

“这是完全由无人平台实施的成功攻击。 ”

结果传到国内营销号手上。

关键词变成了“人类首次向机器人投降”。

军事编辑真该补补课。

俄乌战场上,无人机劝降早是家常便饭。

2023年6月《华尔街日报》详细记录过19岁俄军阿尼廷的故事。

他的阵地被乌军FPV无人机轮番轰炸。

两名战友中弹后吞枪自杀。

只剩他缩在掩体角落。

屏幕上突然出现一张纸条:

“要活命就跟着走”

无人机在头顶引路,他举着双手走过染血的战壕。

整整跋涉2.3公里。

成为西方媒体认证的首例“无人机俘虏”。

投降流程早形成标准模板。

2023年冬天哈尔科夫森林里。

冻得发抖的俄军刚举手投降。

乌军无人机立刻投下打印好的指示:

“脱下军装外套”

“举起双手转三圈”

“跟着红光走”

全程只花12分钟。

比外卖配送还快。

今年4月更魔幻。

在俄军电报频道@Rybar流出的视频里。

乌军士兵对着俄军无人机举手投降。

走之前突然弯腰。

捡起地上一架炸坏的Mavic3无人机。

恭恭敬敬交到俄军阵地。

这段视频标题是:

“无人机押送俘虏已成经典流程”

乌军自己都不忍直视。

上个月有位俄罗斯女兵哭着对镜头喊:

“我投降! 别杀我!”

操作员还是按下投弹键。

现场士兵后来在论坛爆料:

“她军装口袋露出儿童照片”

操作间里的人却在笑:

“又加一个击毙数”

最近六个月的数据更冷血。

第三方观察组织RecordUA统计:

投降士兵遭无人机灭口事件。

乌克兰战场每月新增10.7起。

有些是操作员误判。

更多是“不浪费炸弹”的惯性杀戮。

华沙研究所的战场伦理报告指出:

无人机操作员杀人后的心理波动。

比前线士兵低73%。

回到所谓“首次”事件本身。

发生在哈尔科夫州沃尔昌斯克附近。

关键设备不是营销号吹的无人车。

就是架改了货仓的大疆Matrice30。

带二维码扫描器那种。

两名俄军躲在被炸塌半边的掩体里。

举起用弹片刻字的铁皮:

“CДАЕМСЯ”(我们投降)

无人机甩下英文纸条:

“Follow to survive(跟着走活命)”

无人机操作员后来说:

“他俩边走边哭 尿湿了裤子”

那两辆地面无人车呢?

直播镜头给得明明白白。

第一辆载着TM-62反坦克地雷的“鼹鼠”。

刚开进弹坑就四轮朝天。

俄军在战壕里探头看热闹。

第二辆搭载MON-90定向雷的履带车。

冲出二百米后电池起火。

乌军指挥官只能指挥它提前自爆。

炸塌半个掩体门。

这就是真相。

乌克兰特种兵在Telegram群吐槽:

“那些遥控车三天坏五次”

“不如狗可靠”

俄军装备更离谱。

用游戏手柄操纵的“Marker”无人战车。

在树林里被树根卡住9小时。

最后俄军工兵去回收。

差点踩中自家地雷。

对比下二战德军“歌莉娅”。

1942年就用遥控车推着60公斤炸药炸坦克。

现在的乌军无人车:

载着7.5公斤炸药。

用着同样的无线电遥控。

区别是歌莉娅有800米导线防干扰。

俄乌无人车还在用WiFi图传。

随便个干扰枪就变废铁。

被忽略的核心问题在原始采访里。

操作员马卡尔说得坦率:

“兄弟们都不用冲碉堡了”

“活着回家概率翻倍”

他们旅刚补充过40岁的新兵。

地方征兵办直接在大街上抓人。

基辅独立报上周的报道:

乌克兰征兵中心单周拘留逃兵役者287人。

现场照片里有人满脸是血。

无人机改变的不是战争形态。

是死亡分配。

乌军第92机步旅操作员列兵:

“每天在屏幕上点杀十五人”

“中午照常吃罗宋汤”

但有次轰炸后看到:

俄军士兵的断手里攥着结婚戒指。

他呕吐着请假半小时。

回来继续瞄准新目标。

俄罗斯那边更绝。

52岁的预备役操作员伊戈尔:

“就像打军事游戏”

“攒够300击杀能拿国家勋章”

他女儿送的手绘涂装机甲上。

贴满标着数字的银色五角星。

最终完成俘虏的。

还是得活人。

两名俄军跟着无人机走到铁丝网前。

乌军真人士兵用枪托砸倒他们。

绑手时发现其中一人。

手心里还攥着无人机投下的纸条。

皱巴巴写着“FOLLOW”。

克里米亚战场上验证了这点。

俄军特种小队用无人机定位目标。

最后还是要靠步兵钻进隧道。

缴获美制导弹控制器。

乌克兰少将马尔琴科在内部会议说:

“无人设备占领阵地后”

“敌方老鼠还在洞里喘气”

上个月就发生过:

乌军以为用无人车占领阵地。

结果三小时后清扫战场。

被装死的俄军炸飞半个班。

真正终结争论的。

还是俄军少将阿列克谢那句话:

“战争结束的标志”

“永远是你用枪顶着敌人脑袋”

“机器人只会打火化通知”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