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中国海军 076 两栖舰大反转!首艘刚下水便成 “绝版”,更强型号已在赶来?

为什么中国海军刚让076型“四川舰”下水,又决定暂停后续同型号的建造? 2024年12月27日,上海沪东船厂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全球第一艘配备电磁弹射系统的两栖攻击舰正式下水,它的名字叫“四川舰”。这艘船一亮相,就引起全球军迷和军事专家的关注。因为它打破了一个惯例:电磁弹射技术首次从航母跨界来到两栖攻击舰。要知道,美国海军的“美利坚”级今天依然在用滑跃起飞的方式,电磁弹射的改装计划还停留在纸面上。就在大家期待这款“黑科技”装备成批服役时,一条消息让人意外——海军决定暂停原版“四川舰”的后续建造,转而直接研发动力更强的升级版本。

原因其实很现实。虽然“四川舰”的电磁弹射足以让歼-35隐身战机和无人机满油弹起飞,但它的心脏——78兆瓦的动力系统——只能同时支持一条弹射器。这意味着作战时没有冗余,也无法持续快速起飞多架大型固定翼飞机。想象一下,在一次高强度任务中,一台弹射器出了故障,甲板上等待起飞的无人机只能干着急,这种节奏显然不适合未来的远洋作战需求。

于是,改进版076被提上日程。最核心的变化,就是动力系统的“换血”。新版本会采用“四燃十柴”的全电推进方案——四台CGT-40燃气轮机配合十台270型柴油机,总功率飙升到230兆瓦。燃气轮机提供高速时的澎湃动力,柴油机负责低速巡航时的节能长航,这种混合模式不仅让油耗降低了大约一半,还让续航时间大幅延长。按照专家的说法,这套方案特别适合南海到印度洋,再到非洲沿岸这种横跨大洋的远程任务。更重要的是,动力提升后,新舰可以装下两条电磁弹射器,还能预留足够的电力给未来的高能武器,比如激光和电磁炮。

舰体也在升级。改进版076的排水量可能增加到7万吨,比现在的“四川舰”更庞大,但保留坞舱能力,依旧能释放气垫船进行两栖登陆作战。甲板上会有新的阻拦网和光学助降系统,让有人机和无人机在同一条跑道上有序起降。到时候,你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舰艏的弹射器正把一架隐形战机精准送入天空,舰尾的坞舱中,气垫船正抢滩登陆,空中和海面力量无缝配合。

有人会问,这么大的舰怎么造得这么快?这背后是造船工业的“肌肉”在发力。沪东船厂近年来在052D驱逐舰、福建舰航母等项目上积累了大量大吨位舰艇的技术。厂里的龙门吊最大起吊能力已经提升到1500吨,这意味着像076这样的大型舰体模块可以整体吊装,不用一块一块拼,速度快得多。业内估算,改进版076的建造效率有望接近075型的速度——一年就能交付一艘。对于追求成规模、成体系的海军来说,这个效率是战略意义上的“加速器”。

但这不仅是技术上的升级,更是战略布局上的一步棋。现代海上力量,不仅要能打赢近海的战斗,还要能走得出去、留得住。在南海到印度洋这条航线上,原版“四川舰”固然是新技术平台,但升级过的076将会是一把真正的“全能钥匙”。它可以保障航母编队的持续作战,也能在没有大型航母的情况下执行海外投送任务,甚至在突发事件中直接派出两栖部队进行登陆。比如,在非洲某沿海国发生人道主义危机时,这样的舰艇就可以同时进行空中物资投送、舰队防空和登陆救援。

在一些军事专家看来,这种舰型的诞生,意味着中国海军不只是向世界展示技术实力,更是在提前布局未来二十年的海上博弈环境。跨舰种电磁弹射只是开始,真正让它成为世界“唯一”的,是那种航母和两栖攻击舰能力融合的作战模式。 未来,当新的076驶向深蓝,或许就会让人意识到——有些船,不只是为了今天的海战而造。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