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印度阅兵震撼全球,莫迪推出十五年国防战略,普京暗中获益最大吗

令人意外的是,面对中国93阅兵反应最激烈的,并不是害怕到深夜就把国防部改了名字的美国,而是故意避开了这个纪念活动的印度。

毕竟,特朗普即将投入的10亿美元,除了对整个部门的logo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升级,没有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新变化。

莫迪意识到中印之间武器水平差距悬殊后,果断投入大量资源,制定了一个“15年国防规划”,将核动力航母、无人作战设备等先进武器装备都列入了发展目标。

令人觉得有趣的是,和美印两国的“反应”不同,俄罗斯在这次阅兵之后,显得“情绪非常不错”。

中国的阅兵气势似乎已经让莫迪陷入了困局,甚至连身为“老仙”的他也不得不下狠手“拼搏”一把。反倒是普京凭借与中国的关系,偷偷地成了这次局势中最大的赢家……

中国阅兵震撼

要提到这次中国阅兵最显著的特色,无疑就是一个“新”字。

2015年的胜利日阅兵,看到的只是个“冰山一角”,但仅仅十年过去,中国军队就以一种让世界几乎难以捉摸的方式,重新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

海陆空三维覆盖的无人作战装备让各国眼花缭乱,更不用提那些曾经只在科幻电影里看到的激光武器、战略威慑导弹之类的装备,现在都变成了现实中的战斗单元。

通过10年的体系化改革与现代化整编,中国军队对内展现了这十年来的蜕变,同时,更是向外界释放出强烈信号:

中国已经不再是只能采取被动防御的角色,而是变成了能在战略层面主导局势的强大力量。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不仅仅是简单的“追赶”,更是迈入了引领潮流的全新阶段。

因此,9月3日那天,国际舆论几乎被中国的阅兵盛况所占据,全球媒体也都纷纷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北京。

这就是为什么,从9月3日开始,印度和俄罗斯的反应都变得格外引人关注。

作为一个既和中国合作,又在战略上有些微妙竞争的邻国,俄印在这方面的表现,肯定会反映出当前国际局势发展的最新动向……

印度战略失灵

如果要说哪个国家在九三阅兵之后表现得最紧张,那非印度莫属。

毕竟,印度偶尔会拿“边境牌”开刀,通过制造摩擦来为自己争取一些好处,而这也就意味着,与中国之间的军事实力差距会成为印度最敏感的“神经线”。

过去二十年里,印度因为紧靠美国,便习惯性地宣称自己“正在崛起”,甚至不顾实际情况,夸张其“大国地位”,只为满足内心的虚荣心。

从去年起,原本已经习惯性依赖的这条“老路”突然变得“崎岖不平”起来。

为了呼应美国推动“产业链替代”的倡议,“印度制造”的口号也随之被提出。

要让制造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不完善明显成了印度必须面对的难关。因此,莫迪政府去年启动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土地改革,旨在为制造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很明显,莫迪没有注意到印度的“基本国情”。作为一个把种姓制度深深嵌入“种族天赋”观念的伪现代化国家,印度40%的土地一直由1%的地主所掌控。

突然要大力推行土地改革,这难免让那些高种姓的势力感到压力巨大,难道就意味着他们的利益要受到严重影响吗?

面对莫迪这个被称为“背叛阶级的敌人”,那些地主大佬们立刻采取行动,组织佃农和农民走上街头抗议示威,差点直接终结了莫迪的执政生涯。

特朗普上台之后,突然用关税杖猛击印度,引发了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导致莫迪不得不迅速想办法转移焦点,以缓解国内的政治压力。

按照一般的逻辑,发起一场对外战争明显是一个比较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

可能是这几年忙着赚钱,没太注意其他方面的发展,结果让印度在长期一直占优势的印巴冲突中“掉队”了。

凭借法国先进的阵风战机以及在战场上的先发优势,印度依然能取得被中国歼10击败的战绩,这让印度这些年来所谓的“大国模样”彻底暴露无遗。

中国这次在阅兵中展示的空军实力,让那曾经风光的歼10都成了衬景,毫无疑问把一个更为残酷的现实呈现给了印度——中印在军事科技方面的差距正不断被拉得越来越大。

自9月4日开始,印度的媒体和公众讨论不断聚焦在粮价上涨和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的问题上。

大家都开始把责任归咎到政府身上,觉得它过于强调“大国崛起”,却忽视了百姓的生活问题。阅兵带来的心理落差,让印度内部各种社会矛盾一下子变得更明显了。

这让莫迪政府的压力变得更大,不得不赶紧推出一份表面看起来合理、实际上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真正实施的国防计划,好安抚民众的愤怒情绪。

当前的印度局势,可以说是左右为难,难以找到突破口。

对一个急需寻求“心理慰藉”的国家来说,谁还在乎你美国是不是优先考虑的对象,印度现在只关心把自己的国防策略放在首位。

在国防计划正式公布前一天,印度财长尼尔马拉·西塔拉曼就提前做出强硬表态,表示印度还打算继续从俄罗斯购买石油。

印度对美国的态度显得有点“逆反”,或许还是想着倒卖石油赚点差价,但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可能也多考虑了一下储备能源资源的问题,为了支撑长远的国防工业发展,确保“续命”的实力。

普京赢在哪里

听说印度还打算和美国闹翻,继续购买自己的石油,普京估计都能笑得合不拢嘴。

毕竟,在莫迪的国防安排里,除了核航母和舰载弹射系统,还明确说和法国达成了200亿美元的协议,要继续买114架阵风战机和500枚高超音速导弹。

暂且不提这些武器装备在未来会耗费多少能源资源,仅仅看印度在推进国防计划时带动起来的相关产业,就已经变成了一个“吞噬”能源的庞然大物。

想象一下,未来15年内,印度的能源安全可能会和俄罗斯变得非常紧密,也就是说,在这么长时间里,俄罗斯不用担心受到美西方制裁的影响。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会有这么划算的事吗?

再说了,印度已经买了不少便宜的石油,难道廉价的俄制武器装备也不打算考虑一下吗?

要知道,印度70%的装备系统都继承自苏联和俄罗斯,这就意味着,想要彻底摆脱对俄制武器装备的依赖几乎是不可能的。

还没等莫迪开口,普京就主动凑过来,表示愿意把苏57五代战机的生产线转让给印度,还会配套出口苏34战略轰炸机,印度即使含着泪也得买了!

最关键的是,普京这样的“押宝”印度,其实只是一部分俄罗斯整体战略,阅兵结束之后,他还开始了一系列紧密安排的“连续动作”。

在能源合作方面,中俄两国突然重新启动了已经停摆多年的“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项目。

这个年供气量达到500亿立方米的管道项目,一签就是30年,不仅能为俄罗斯带来数百亿美元的稳定收入,更为多年来一直受到制裁、经济压力不断加剧的俄罗斯提供了额外的保障。

此外,在中国取得不少成果的普京,结束了访华后,立即赶往第十届东方经济论坛,这明显传递出了更为关键的信息。

很明显,俄罗斯打算利用中国的资金和市场,把远东地区打造成为中俄合作的新动力源。

在这个基础上,两国更是互通了民间交流的对等免签政策,这就不仅便利了旅游和商务往来,更是释放出了一种信号:

俄罗斯希望在社会层面上与中国加强联系,对一直被国际社会孤立的俄罗斯来说,这无疑是重新融入国际舞台的重要一步。

短短几天里,普京不仅稳定了经济,还加强了外交关系,还提升了自己的形象。

相比之下,莫迪在这个时间段显得有些慌乱,难怪普京会成为中国阅兵场外的最大赢家了……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