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重看1998年河南郏县这案子,卖牛肉的买了车,同行眼红装炸弹,还是个连环装置,太狠了

觉得内容不错的话, 给作者一个关注吧!下次更新就能第一时间找到我咯~感谢喜爱, 继续努力!

01

1998年的河南郏县,还是个挺“土”的小县城。

大部分人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过着靠地吃饭的日子。

那时候,谁家要是能出个“万元户”,那都是要上报纸的。

可就在这么个地方,有个人,已经悄悄地富裕起来了。

02

这人叫张黎强。

他是土生土长的郏县人,家里祖上几辈都是农民。他书读得不多,十几岁就走向社会。

他选择的行当是:杀牛,卖牛肉。

这活儿,在九十年代,那可是个苦差事。

天不亮就得起,去屠宰场拉货,回来在集市上摆摊。

一年365天,风里来雨里去的,手上那股子腥味儿,洗都洗不掉。

但张黎强这人,能吃苦,脑子也活。

他卖的肉,斤两给得足,从不缺斤短两,肉也新鲜。

一来二去,“张记牛肉”在县里就有了名气。

别人一天卖一头牛,他能卖两头。

到了1998年,他靠着这一刀一刀割出来的牛肉,硬是攒下了几十万的身家,成了县里有名的“牛肉大户”。

03

兜里有钱了,人就想“消费升级”了。

1998年,什么最能代表一个人的身份?

不是大哥大,也不是大金链子。

是车。而且不是一般的车,是桑塔纳。

那会儿的桑塔纳,啥地位?约等于20年后的奔驰S级,绝对的“老板座驾”。

张黎强一咬牙,花了小二十万,提了这辆崭新的桑塔纳。

这笔钱,在当时,能在县城买好几套房了。

车开回村里那天,全村的人都跑出来了,围着这辆车新奇地打量。

这车漆,锃亮;这沙发,真软。

张黎强心里那叫一个美。

他寻思着,新车到手,必须得开出去“兜兜风”,也让朋友们跟着长长脸。

04

当天下午,他就叫了几个平时关系不错的哥们儿,准备拉着大家去县城里转一圈。

几个人兴奋地围着车,准备上车。

就在张黎强拉开车门时,一个眼尖的朋友无意中往车底盘下面看了一眼,他提醒张黎强,车底下好像挂着个黑盒子。

张黎强一开始还不在意,以为是新车的零件,但也好奇地弯下腰去查看。

这一看,他整个人就像被电打了一下,瞬间僵住了。

车底盘的大梁上,用黑色的电工胶带,死死地缠着一个饭盒大小的黑塑料盒。

更要命的是,盒子上,有一个小小的红灯,正在规律地闪烁。

张黎强虽然没啥文化,但香港的警匪片可没少看。

这造型,这闪光。他脑子瞬间一片空白。

他用尽全身力气朝朋友们呼喊,让他们快跑,随后连滚带爬地往后退。

几个朋友也吓傻了,跟着他往院子外面疯跑。

刚才还热闹的院子,瞬间安静得可怕。

张黎强躲在大门后面,腿肚子都在发软,哆哆嗦嗦地让家人去报警。

05

郏县公安局接到报警,值班的同志也愣了。

1998年的小县城,平时最大的案子,就是抓个偷牛贼,或者调解个邻里纠纷。

炸弹?还是在桑塔纳车底?这简直是电影里的情节。

但警情就是命令。局里能动弹的警车,全都响着警笛往张黎强家赶。

到了现场,警察们一看,也傻眼了。

拉起警戒线,几个胆子大的警察趴在地上,用手电筒往里照。

没错,黑盒子,红灯规律闪烁,还伴随着轻微的机械声响。

这东西,谁敢动?

那会儿的县公安局,装备简陋得很,别说排爆机器人了,连套像样的防爆服都没有。

带队的所长汗都下来了,这要是炸了,别说车,这半个村子都得跟着遭殃。

他立即下令,所有人撤到300米以外,同时赶紧给市局打电话,市局不行就省厅,这事超出了县局的能力范围。

06

电话一级一级打上去。

平顶山市局,省公安厅。当“郏县”、“桑塔纳”、“遥控炸弹”这几个词凑到一起,省厅的领导也坐不住了。

这性质太恶劣了。

在河南,能处理这事儿的只有一个人。

省厅的指示很明确:赶紧联系王百姓,不管他在哪儿,马上让他过去。

王百姓,这个名字,在当时的河南公安系统,就是“定海神针”一样的存在。

他是军人出身,转业后主动选了排爆这个行当。

干了十几年,他手上拆过的各种炸弹,零失误。

他就是那个专门从死神手里抢人命的人。

1998年的这一天,王百姓正在200多公里外的开封参加一个重要会议。

省厅的电话火急火燎地打了过来。考虑到情况紧急,有人提议是否可以电话指导现场处置。

王百姓当场拒绝了。

他很清楚,炸弹这东西,差一根线就是两种结果。

遥控的、水银的、还是压发的,人不到现场根本无法判断。这是拿同志们的性命开玩笑。

他直接跟会场请了假,抓起衣服就往外冲。

省厅派了专车,司机也是个老手。王百姓在车上只有一句话,让师傅开快点,人命关天。

从开封到郏县,200多公里,1998年的路况,硬是2个多钟头就飙到了郏县。

07

王百姓赶到张黎强的院子时,天已经擦黑了。

现场的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警戒线拉得老远,老百姓躲在远处指指点点。

当地的警察一看省厅专家来了,跟见了救星一样。

王百姓没多废话,穿上那身几十斤重的防护服。其实那会儿的防护服也很简陋,主要就是防个弹片。

他拿着工具箱,二话不说,直接趴下,钻到了桑塔纳的车底。

车底空间狭小,光线又暗。他打开强光手电,凑近了那个黑盒子。

这一看,饶是王百姓经验丰富,也觉得后背有点发凉。

这炸弹,做的太“专业”了。

首先,炸药量足。王百姓目测,里面装的,至少2.5公斤。 这要是炸了,别说桑塔纳,整个院子都得平。

其次,引爆方式。王百姓看出了门道,这是个双保险装置。

第一重保险:遥控引爆。他发现了一个用BB机(寻呼机)改造的接收器。

这意思是,凶手只要在几百米范围内,按下发射器,就能引爆。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第二重保险。

王百姓在炸药旁边,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玻璃管,里面有一小团银白色的液体。水银。

这是一个水银防拆装置。

这意味着,这个炸弹被设置成了一个“平衡”状态。

如果有人想把炸弹从车上拆下来,必然会改变它的倾斜角度。

或者,这辆车只要一发动,一开动,哪怕只是拆弹专家剪线时的轻微震动。

都可能导致玻璃管里的水银发生晃动,一旦水银接触到两端的电极,电路接通,瞬间引爆。

王百姓倒吸一口冷气。这下,他等于面对一个死局。

他趴在车底下,不能动,车也不能动。他要拆,手一抖,可能就没了。

他不拆,凶手在暗处一按遥控,他也没了。

他面对的,是一个只要稍微一抖,或者凶手一按按钮,他就会被炸得粉碎的局面。

08

王百姓在车底一动不动,大脑飞速运转。

必须先解决一个。遥控那个,只能赌凶手不在附近,或者他不敢按。

最大的威胁,是那个水银开关。必须让它失效。

王百姓想到了一个法子。水银是液体,会晃动,但如果它不是液体呢?

他从车底慢慢退出来,脱下头盔,对旁边的助手交代,马上去找大量的液氮。

当地警察一时犯了难,那东西上哪儿找去。

还是王百姓有经验,他提示,去医院,大医院的皮肤科,或者县里的畜牧站,配种用的,肯定有。

警察们这才分头去找。过了快一个钟头,总算凑来了几大罐液氮。

王百姓重新钻进车底,他让助手拿着喷管,对准那个水银开关,开始喷射。

白色的寒气瞬间冒了出来,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直接把那个小小的玻璃管给冻成了一个冰疙瘩。

里面的水银,也彻底凝固了。

这下,水银开关算是废了。最凶险的一关过去了。

但王百姓还是不敢大意。

这只是解决了“被动引爆”,但“主动引爆”的遥控威胁依旧存在。

现在,只剩下遥控引爆装置的那些电线了。

09

这活儿,比绣花还要细。

车底空间太小,王百姓只能保持着一个极其难受的姿势,仰面躺着,胳膊举着,用小剪刀和镊子,一点一点地去分析那些缠绕在一起的电线。

红的、黑的、蓝的、黄的。

哪根是火线,哪根是地线,哪根是连着雷管的。哪根,又是陷阱?

剪错一根,结果都一样。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张黎强和家人,还有那些警察,都退在几百米外,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整个村子,安静地掉根针都能听见。

整个过程,根据相关报道,持续了两个小时。

王百姓一个人在车底,独自面对危险。

当王百姓剪断最后一根连接雷管的引线时,那个闪烁的红灯,终于灭了。

王百姓从车底爬出来,整个人都快虚脱了,防护服里的衣服,早就被汗水湿透了。

炸弹,被成功拆除了。

张黎强一家人冲上来,当场就给王百姓跪下了。他们称王百姓为救命恩人。

王百姓赶紧把他们扶起来,这对他来说,就是工作。

炸弹是拆了,可事情并没结束。谁干的?

张黎强一个卖牛肉的,平时也挺和气,这是跟谁结了这么大的仇,非要置他于死地?

这不就是古代版内卷吗,还是下死手那种。

王百姓的任务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刑警的工作。

10

警察开始对张黎强进行详细询问,把他的社会关系里里外外扒了个遍。

张黎强自己也想不通。

他表示自己做生意,难免有点小摩擦,但也不至于到这份上。

警察提醒他,让他再好好想想,特别是同行。

这桑塔纳一买,是不是挡了谁的道,或者让谁眼红了?

这话点醒了张黎强。他猛地想起来一个人:梁松枝。

这个梁松枝,也是县里卖牛肉的。

以前吧,大家生意都差不多。

但最近一两年,张黎强的生意越做越大,把梁松枝的客源抢了不少。

张黎强反映,最近在集市上碰到,梁松枝看他的眼神都怪怪的,阴阳怪气的,还说过几句酸话。

尤其是张黎强提了桑塔纳之后。

警察一听,有门儿。“同行是冤家”,这在啥年代都一样。

专案组立马掉头,直扑梁松枝的家。

刚开始,梁松枝还装得挺像,说自己啥也不知道,还假惺惺地问张黎强没事吧。

警察也不跟他废话,直接出示搜查令。

在他家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搜出了还没用完的电线、胶带、还有拆开的BB机零件。

铁证如山。梁松枝的心理防线,瞬间“破防了”。

梁松枝瘫在地上,全招了。

动机?说白了,就是俩字:嫉妒。

他看张黎强从一个穷小子,混得风生水起,生意比他好,还开上了桑塔纳。

他心里就不平衡了。

都是卖牛肉的,凭什么张黎强就能开小车?

这种扭曲的嫉妒,最后变成了杀意。

他不懂技术,就花钱。

他托关系,找到了一个懂“技术”的人(这人后来也被抓了),花了3000块钱,让那人给他造了这个“双保险”炸弹。

他把张黎强的桑塔纳停放位置摸得清清楚楚,趁着半夜,偷偷把炸弹装了上去。

他算准了,张黎强第二天肯定要开车出去显摆。

只要车一动,水银开关就得响。

就算车不动,他也会在远处找机会,按下遥控器。

他要的,就是张黎强的命。这心,黑透了。

案子破了。

梁松枝为自己的嫉妒和恶行,付出了代价。

创作声明:本故事来源:【CCTV.com《感动中国》王百姓相关报道、大河网(引《河南法制报》)《王百姓:不畏牺牲的排爆英雄》、CCTV.com《“排爆专家”王百姓开讲》节目内容】,本文依据史料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历史故事,有些部分可能会在历史细节进行了合理推演。凡涉及推测性内容,均基于同时代的社会背景、文化习俗和相关史料进行合理构建,部分细节进行了文学性渲染和合理推演,有部分为艺术加工,如有表达的观点仅代表笔者个人理解,请理性阅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或与本文并无关联,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特此说明!谢谢!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