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雨季来临前,我再一次自驾来到了贵州黔南州荔波,这里没有网红打卡地的喧哗,而是一种质朴的宁静,空气里透着点泥土和青草的香甜。这一次来荔波,依然要游一游小七孔,我总是觉得它才是真正能安放心灵的角落。
把车子停在东门停车场,乘坐景区观光车直接到了西门附近的卧龙潭,然后再徒步去往东门,这样全程都是下坡路,行走起来会轻松许多。卧龙潭简直是我的心头好,水面平静得像镜子,映着蓝天和老树影儿。潭水的颜色是梦幻般的孔雀兰,鱼儿慢悠悠地像精灵一样游动。稍不留神,潭水悄然地变了颜色,时而孔雀之青蓝夺目,时而又若翡翠般幽深沁翠,平静的水潭宛若一汪凝固的岁月。
游走过程中,我尽可能徒步,能不坐车就不坐车,这样反而收获到许多惊喜。如烟似雾的轻岚笼罩山谷,我感觉自已缓缓进入古绿山的怀抱里。一路上穿越水上森林、小溪中戏鱼儿、竹林中漫步,仿佛进入了无尘无扰的仙界画卷了。
68道跌水瀑布却如欢跃的音符,奔涌而前,白练纷飞,水雾濛濛——布依语“响水”的名字此刻有了声情并茂的注释。层层铺展的瀑布水流之间,清泉顺着苔痕深浅不一的岩纹流转徘徊,仿佛与那千年岁月低语缠绵,久久难息。每年雨季水量会涨几倍,据说像万马奔腾,冬天就温润如溪流。我数了数,大概几十个小水阶,在那里不急不躁地玩了一小时。
拉雅瀑布那地方,真是神了。水流从高处滑下来,白花花的像一条绸带。当时我遇见个大学生蹲在岩边写生,他跟我吐槽:“大爷,城市里哪有这么自然的声响?”我就笑着站到瀑布下方的小径上,没往上挤,从远处拍了个全景,水光映着天,水雾弥漫着神秘的气息。
古桥七孔,拱在水上,倒映于下,合成七个浑圆亮朗的满月。我伫立于石砖拱桥的苍老桥头,苔痕自石板表面点点地弥漫着古老的气息,渗延到每一道桥石的接缝边沿。足下的石阶斑驳成史书的颜色,有马蹄深深浅浅踏印于石上的累累痕迹。桥下船夫正顽皮地摇晃着小船,迎来游客一声声惊叹。
小七孔的水声潺潺似琴拨动不断,千年万载,流成了这盘绕心坎的迷蒙丝线。山水在耳畔悄然呼吸起伏,终将我困裹在这处绿意盈盈的囹圄中了。山重水复处,所有喧闹声浪渐次消尽散去,唯这澄澈绿影的水色和无声润心的古桥却深深雕刻在心底深处了——原来人间的至美,不仅显露于悦目的形色,更像是在幽幽地诉说着那久远的故事。
小七孔景区最热闹的地方无非就是拉雅瀑布和小七孔桥。我倒是想给大妈们一点建议,别扎堆挤挤压压拍照,拉雅瀑布远点拍,小七孔桥蹲在远处山坡树下横屏取景,都能避人海。卧龙潭呢,站上高坡拍倒影,省时又好看。别总拍大头照,也要拍些风景,不妨拿手机随手录个视频,录下风声水声,回头看着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