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柬埔寨突然贴得这么近,这在东南亚可不是个小信号。
美国正试图把手伸得更远,把柬埔寨拉近自己,甚至让它像菲律宾那样,给美国搅动东盟格局多添把火。
东盟这锅粥,要是再有人搅,只怕热闹还在后面。
细细一看,这回先是柬埔寨首相洪玛奈高调感谢特朗普,还说是他帮忙,才让美柬关税大幅下降。
美国白宫宣布,美国对柬埔寨征收的“对等关税”直接从36%砍到19%。洪玛奈马上夸,这是对柬经济和人民巨大的好处。
这还没完,柬埔寨媒体算了个账:现在柬埔寨商品输美关税已经降到东盟第二低,仅次于新加坡。
这些数据,要是被泰国、越南,甚至菲律宾听到,非得牙痒痒:谁还不是美国的盟友,怎么偏心成这样?
这个夏天,对柬埔寨来说是个“收获季”。关税砍了,和美国的蜜月期也开始了。
甚至,副首相孙占托在美国媒体受访时话放得很响:柬埔寨要提名特朗普去拿诺贝尔和平奖,理由是他帮忙调解了柬泰冲突。
这话要搁几年前,估计东盟一帮老兄弟都不信。
美国如愿插进了东盟,柬埔寨则趁机从中渔利,背后的算盘,各自心里明镜一样。
美国看中的是在东盟多一个听话的“抓手”,最好是能在关键节点上帮着制造点事端,比如搅和南海,或者扯扯中方的后腿。
柬埔寨最实际,一门心思想要美国在关税上网开一面。特朗普原本喊着要将关税从13%直接飙到36%,柬埔寨的纺织业、轻工业立刻要见红,但现在一下降到了19%,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你以为这就是终点?其实,这背后暗藏“小动作”。
洪玛奈立刻宣布,要从美国买10架波音飞机。嘴上说是采购航运技术,实际也是给美国递点“投名状”,免得哪天美国突然又把关税拉高。
而且,柬埔寨同时开放自家市场,美国商品来柬,直接是零关税。这下美国企业乐开花,特朗普还可以在国内吹一波成绩单,说自己帮中小企业争取到了市场。
更有意思的是,柬泰边界问题上,柬埔寨主动表示同意,把双方下一轮谈判地点从自家金边,移到马来西亚。
中美都被请来当观察员,意思很明显:柬埔寨要讨好美国,借机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
说到底,柬埔寨的“亲美”,是算计出来的。
经济上,美国是柬埔寨最大出口市场,占了40%。但中方是柬埔寨最关键的投资来源,主要的基建、房地产、旅游等合作,都离不开中国。
这就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柬埔寨想要美国的钱、订单、甚至安全承诺,但又必须靠中国的投资和市场。洪玛奈刚上台,正是什么都想要的阶段。
更何况,洪玛奈自己有特殊动机——得挣脱父亲洪森的影子,把“继承者”的帽子摘掉,靠迎合国内新青年、打造自己“留洋归国精英”的形象。
亲美,不仅能讨好国内新精英,也能拉来更多西方资源,对自己站稳脚跟有帮助。
可惜这个算盘太精,容易两头不讨好。
美国当然会利用柬埔寨,如今柬埔寨和菲律宾要是同时为美国跑腿,东盟里平衡就乱了。一旦有两个国家直接听命美国,东盟的“自主战略”还怎么维持?
这对中国来说,也是个警报。
如果放任柬埔寨越来越往美国倒,东盟队伍里就会有越来越多唱美国调、做美国事的角色。
但问题也很实际,柬埔寨不敢脱离中国——动辄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和大项目,全都是中国企业砸进来的。
中方手里捏着经济的“绳索”,对柬埔寨依然有很大的主动权。
现在,靠历史情谊显然不够,得玩转现代操作。
技术合作、民生拉动、机制化协商,这些全盘拉起来,才能让柬埔寨看清楚,谁才是更靠谱的伙伴。
洪玛奈玩的“西进”政策,说到底,不是背叛或者彻底倒向美国,而就是典型的“小国智商”——谁给的利益大,就跟谁多笑笑。
但这么折腾,只会让自己左右失去信任。美国不会真心拉着柬埔寨进圈子,更想拿它当棋子敲打中国。
中国也不会因柬埔寨的“小聪明”乱了方寸,但是必须让柬埔寨知道,自己真正的依靠是谁。
下回再有这类关税“优惠”或者政治投名状,恐怕还得多掂量掂量,底线不能丢,否则经济命脉随时拧紧。
每一个小动作,背后都是大国博弈。
柬埔寨想走多元平衡路线,但能不能真正左右逢源,还是看谁能给他最长期的确定感。
短期的甜头,换不来真正的底气——手里有牌,心里才能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