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脑子都是事业”的叶珂,撕开了多少人的体面“我现在满脑子都是事业。”——叶珂一句回应单身的宣言,像一颗小石子砸进舆论湖面,却激起千层浪。有人说她“嘴硬”,有人赞她“清醒”;有人替她惋惜,也有人替她鼓掌。但无论是哪一种声音,都绕不开一个事实:当一位女性把“赚钱”当作最大底气时,她其实把人生的方向盘牢牢握回了自己手里。
叶珂的上一段婚姻曾被媒体写成“豪门童话”——盛大的婚礼、可爱的孩子、富足的生活。然而童话落幕时,她才发现:原来所有滤镜背后,真正的安全感只能自己给。离婚后,她没有像大众想象的那样“再找一个肩膀”,而是把全部精力押在创业上:直播带货、品牌孵化、投资课程……每天睁眼就是选品、复盘、谈供应链,忙到凌晨两点是常态。
于是有人质疑:“你是不是被伤透了,才不敢再爱?”她笑:“我只是终于明白,爱情不是雪中送炭,只能锦上添花。没有锦,花就无处安放。”采访中,叶珂提到孩子:“不管外界喜不喜欢妈妈,他们终究要学会自己赚钱。”听上去似乎冷酷,却藏着一位单亲母亲的深思熟虑:她见过太多同龄人把“为孩子好”变成“替孩子活”,最后孩子失去奔跑的能力,大人也在过度牺牲中怨气横生。
叶珂选择反其道而行。她把时间表排得密不透风,却坚持每周给儿子上一堂“财商课”:用零花钱买基金、算盈亏、做义卖。女儿想学芭蕾,她没直接交学费,而是陪女儿一起拍短视频赚课时费。孩子摔倒时,她也会心疼,但她更怕孩子“一辈子赖在别人的信用卡上”。这不是狠心,而是托举——用自己的拼命,给孩子示范“独立”两个字怎么写。
当然,叶珂不是一夜逆袭的“天选女强人”。她曾在选品会上被供应商放鸽子,直播间人数跌到两位数;也曾在孩子发烧时,一边抱着打点滴一边回工作微信。她不是没崩溃过,只是每一次崩溃后,都把自己重新组装好。
她把最真实的一面摊在阳光下:会累、会哭、会自我怀疑——但从不把遥控器交给别人。于是,那些在写字楼加班到深夜的普通女孩、在小城市开奶茶店的单亲妈妈、在考研与打工之间连轴转的大学生,突然在她的身上看见一种可能:原来不靠“嫁得好”,也能把人生过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