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薄薄的一次性手术垫,估计连自己都没想到,有朝一日会成为一场风暴的中心。垫子上的人,一个是泌尿科的博士后导师,一个是眼科的学术权威,两个加起来拿过的国家级科研项目,手指加脚趾都数不过来。可就是这么两个人,在一个本该救死扶伤的值班室里,上演了一出全网直播的荒唐剧。
视频是怎么流出来的,现在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十多分钟的影像,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地剖开了两个天之骄子的另一面。一个研究膀胱癌,发表了十几篇论文,拿国自然基金拿到手软的副院长;一个眼科主任医师,博士学历,研究生导师,履历比副院长的还要光鲜亮丽。这两个人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是能决定病人生死、学生前途的大人物。谁能想到,脱下那身白大褂,他们的人生剧本会跑偏到这种地步。
最有意思的,也最让人觉得可悲的,恰恰是他们的专业。一个看下路,一个看上路,结果栽在了一起。这事儿传开后,不少人都在开玩笑,说这是医学界的顶峰相见。但这玩笑背后,是无尽的冰冷和讽刺。他们在手术台上追求极致的精准和专业,到了自己的生活里,却连最基本的底线都守不住。沙发上那张垫子,本是无菌操作的底线,如今却成了他们欲望的温床,这比任何段子都来得更黑色幽默。
那位女医生的照片也被翻了出来,对比实在太强烈了。一张是穿着白大褂,头发利落地盘起,眼神里透着自信和专业,是那种你在门诊看到会瞬间感到安心的医生。另一张,则是生活照,墨镜一戴,时尚靓丽,气场全开。两种形象,都是顶好的,拼凑在一起,却让人感觉无比割裂。我们到底该相信哪一个她?是那个在手术台前拯救光明的白衣天使,还是在值班室里放纵欲望的都市丽人?或许,两者都是她,人性本就如此复杂。
湖南省卫健委的通报来得很快,措辞严厉,停职处理,依法依规调查。字数越少,事儿越大,这是不成文的规矩。这份通报,基本上宣判了这两个人在医学界的死刑。他们的学术生涯,不说彻底断送,至少也是蒙上了一层洗不掉的污点。那些曾经让他们引以为傲的国家级课题、那些堆积如山的荣誉证书,在这一刻,都成了笑话。培养一个博士导师要多久?从五年本科读起,硕士、博士、博士后,一路过关斩将,没有十五二十年下不来。这么漫长的苦读和奋斗,最后却因为十几分钟的放纵而毁于一旦,值得吗?
其实这事儿往深了想,也挺让人唏嘘的。医院是个什么地方?高压、封闭,每天面对的都是生老病死。医生这个群体,在外面被神话,在里面却被压榨。或许,在那种极端的环境里,人性的某些部分确实容易被放大甚至扭曲。但这绝不是犯错的借口。你的职业身份,决定了你必须承担比普通人更高的道德要求。那身白大褂,不仅仅是一件工作服,它背后承载的是无数病人的信任和生命的托付。你穿上它,就意味着一种契约。
如今契约被撕毁,信任也随之崩塌。最无辜的,反而是他们所在的科室和医院。以后病人去这家医院的泌尿科或者眼科,心里会怎么想?他们还能毫无保留地信任眼前的医生吗?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这句老话虽然糙,但理不糙。这两个人以后的人生路还很长,但想再回到那个受人尊敬的高度,恐怕是难了。只是不知道午夜梦回时,他们会不会后悔,后悔的究竟是当初的行为,还是后悔没拉好那扇值班室的窗帘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