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游戏圈的“井冈山”:他只想卖你两块五的饭,却成了行业的公敌

说真的,有时候我觉得游戏圈最魔幻的,不是烂作喂屎,而是好游戏逼你反思。

你花300块买个单机,玩得明明白白,通关之后怅然若失,回头想给制作组再打点钱,却发现人家连个打赏码都没留。

这时候你心里咯噔一下,不是感动,而是一种消费惯性被打破后的惶恐。

一种“我靠,这年头还有人这么做生意?”的魔幻现实主义冲击。

这就好像你习惯了顿顿地沟油外卖,突然有一天吃到了一家只用鲜榨花生油、一顿饭只收你两块五成本价的食堂,你第一反应不是这家店牛逼,而是怀疑老板是不是在菜里下了毒。

你看,这就是现实。

当一个行业把“不正常”变成了“正常”,那么偶尔出现的“正常”,就成了最极端的不正常。

这,就是游戏圈的“井冈山困境”。

1.

1965年,有个老人回了一趟井-冈-山。

管家拿着账本,反复叮嘱,主席交代了,伙食标准一天两块五,一分不能多。

这标准不是心血来潮,是几十年不变的规矩。

当地很热情,准备了腊肉米酒,想搞点特殊化,让老人家吃好喝好。

但老人家手一挥,酒撤了,四菜一汤,不能多。

为什么?

用当时警卫的话说,这不是怕花钱,这是规矩。

什么叫规矩?

规矩就是定义“我们是谁”的那条底线。

是那条把你和“他们”区分开来的红线。

现在我们把这个场景平移到游戏行业。

一个功成名就的制作人,我们姑且叫他P老师。P老师当年靠着一手硬核扎实的单机体验闯出名堂,后来公司做大了,上市了,被资本裹挟着做了几年随大流的氪金网游,赚得盆满钵满,但也越来越不像自己。

终于有一天,P老师决定,要带着核心团队,重回“井冈山”,去做一款真正的、纯粹的、对得起玩家也对得起自己的游戏。

这就是他的“重上井冈山”。

项目立项了,投资人、发行商、市场部,各路神仙都来了,围着P老师的团队,就像当年围着那位老人的地方干部。

“P老师,您看,咱们这游戏底子这么好,不加个开箱抽卡系统,可惜了啊。这是我们本地的‘特产’,用户付费习惯已经被培养起来了,来钱快!”

“P老师,剧情体验这么顶,不做几个季度的季票,卖点皮肤和数值道具,怎么维持长线运营?玩家们都好这口,这是‘民风淳朴’。”

“P-老-师!您这套一次性买断的模式太老了,不符合时代潮流。我给您准备了一套‘茅台’级的商业化方案,首充、月卡、战令、成长基金……一条龙服务,保证流水爆炸,财报好看,股价起飞!”

这些声音,就是那坛被端上来的“米酒”,是那桌超标的“盛宴”。

它们充满了诱惑,充满了“为你好”的体贴,充满了“大家都是这么干的”的理所当然。

但P老师是怎么做的?

他和当年的那位老人一样,手一挥。

“都撤了。”

“我们这个项目,有条规矩,叫‘两块五伙食标准’。”

什么叫“两块五伙食标准”?

翻译过来就是:游戏本体一次性买断,价格公道。不搞逼氪,不卖数值,不做开箱,不强迫社交。我们给玩家提供的是扎扎实实的四菜一汤,是核心玩法、是沉浸剧情、是精良的美术音乐。至于那些花里胡哨的“米酒”和“茅台”……对不起,路还长,不添花样。

(插一句,很多人可能觉得P老师这是跟钱过不去,是理想主义发作)

但你仔细想想,这真的是理想主义吗?

不,这和当年的“规矩”一样,本质是一种清醒的现实主义。

因为P老师知道,他要服务的究竟是谁。

2.

那位老人当年在井冈山,见了袁文才和王佐的后人,问生活有没有困难,然后从自己的稿费里拿出300块钱,让警卫转交。

他说,这不是补偿,是同志之间的互助。

看明白这个词了吗?

“同志”。

“同志”,意味着我们有共同的志向,我们是自己人。

P老师要服务的,就是游戏圈的“同志”。

是那些真正热爱游戏,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把游戏当作第九艺术,而不是一个纯粹消磨时间的工具或者一个虚拟攀比赌场的玩家。

这些人,才是P老师的根据地,才是他的力量来源。

而那些发行商和市场部眼中的“用户”呢?

他们是数据,是LTV(生命周期总价值),是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是可以被精准计算和收割的流量。

你用“茅台”去服务他们,他们会买单,但他们没有忠诚度。今天你的茅台香,他们来了;明天隔壁的五粮液打折,他们就润了。他们追逐的是短期的刺激和满足,而不是长期的价值认同。

你把他们当“用户”,他们就把你当“场子”。

而你把玩家当“同志”,他们才会把你当“自己人”。

这笔账,P老师算得比谁都清楚。

所以他坚持“两块五标准”,不是清高,而是一种商业上的精准筛选。

他要用这个看似“落后”的模式,把他的“同志们”从茫茫人海中识别出来,团结起来。

这是一种极其珍贵的信任关系。

在今天这个信任极度稀缺的时代,这种关系,比任何“茅台”级的商业化方案都值钱。

这真的很重要。我是说,这事儿真的、真的很重要。

3.

项目推进的过程,就是一场意志力的拔河。

市场部拿着用户画像报告来了:“P老师,数据显示70%的玩家有冲动消费倾向,我们只要设计一个限时折扣的弹窗,转化率至少能提5个点……”

P老师:“撤了。我们不做催命的买卖。”

发行商带着渠道政策来了:“P老师,平台方说了,只要我们承诺后续有持续的内购更新计划,就能给A级的推荐位,不然就只能给个C……”

P老师:“那就C。当年我们连根据地都没有,不也闯出来了?”

财务拿着成本核算表来了:“P-老-师……咱们的开发成本已经超了。要不……砍掉两个支线任务吧?或者,把配音从真人改成AI合成?这能省下一大笔钱。”

这一下,P老师沉默了很久。

他想起了当年黄洋界上的那场仗。守军不足一个营,硬是顶住了几千人的进攻。要是那一仗丢了,后来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现在,他要砍掉的支线任务,就是他的“黄洋界”。

那是他向玩家承诺的“四菜一汤”里的一道菜,是构成完整体验的一部分。

砍了,游戏也能玩,就像丢了黄洋界,队伍也能暂时撤退。

但“规矩”就破了。

“井冈山”的精神内核,就散了。

于是P老师抬起头,对财务说:“一分钱不能少,一道菜不能动。钱我想办法,去跟投资人谈,告诉他们,我们现在守的不是一个游戏,是一个口碑,一个能让我们未来十年都站着挣钱的口碑。”

讲白了,不就是那点事儿么。

这已经不是做游戏了,这是一场战争。

一场关于“规矩”的保卫战。

敌人不是竞品,不是市场,而是自己内部的动摇,是整个行业“温水煮青蛙”式的诱惑和堕落。

4.

游戏终于做完了。

临上线前,P老师团队和运营方结算宣发费用。

住宿费、服务器费、推广费……一项一项,算得清清楚楚。

运营方会计一看账单,笑了:“P老师,这么较真干嘛。最后那个零头就算了,几万块钱,我们这儿走个流程都嫌麻烦。”

P老师的助理,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拿着账本,像极了当年的吴连登。

他说:“不行,制度,不能通融。P老师最烦的就是搞特殊。一分一厘,必须结清。”

会计面露难色。

年轻人又补了一句:“两年前有个项目,上线前拿了平台一个‘免费’的推荐位,结果被要求在游戏里内置一个无法关闭的渠道广告。那个项目负责人,当天就被P老师开了。”

会计只好收下钱,规规矩矩地在账本上盖了章。

这一幕,何其相似。

当年的招待所会计,不理解为什么为国家付出一生的老人,还要为几块钱的电费和伙食费斤斤计较。

今天的平台方运营,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能带来千万流水的项目,还要为几万块的零头反复拉扯。

他们不懂。

这笔钱,不是钱。

它是一种宣言。

它在告诉所有人:我们来这里,是按规矩办事,是和玩家做一笔公平的、透明的生意。我们不占任何人的便宜,也请任何人不要把我们当成可以随意拿捏的傻子。我们吃的,是自己掏钱买的“两块五”的饭,所以我们的腰杆,挺得直。

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体面。

游戏上线那天,没有铺天盖地的买量广告,没有主播声嘶力竭地叫卖。

就像当年那列火车悄悄离开井冈山,只在站台上,有许多自发赶来的“老红军”——那些追随P-老-师多年的老玩家,挥舞着手里的“草帽”,在论坛里,在社群里,奔走相告。

“回来了,都回来了。”

P老师看着后台不断上涨的真实销量和好评率,没有开香槟庆祝,只是对身边的年轻人说:

“游戏好,玩法好,玩家更好。可惜……那些被垃圾游戏伤透了心,再也不相信买断制的玩家,回不来了。”

火车启动,行业的喧嚣在窗外远去,像一张老旧的照片被缓缓卷起。

回到公司后,那个年轻的助理在项目日志里写下两行字:

“井冈山项目”完成,商业化坚守“两块五”标准,一切从简。

字迹端正,像一块石头。

这背后,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在今天的游戏行业,做一个规规矩矩的、一次性买断的、内容扎实的单机游戏,已经不是一种商业行为。

它是一种政治行为。

它是一种宣言。

它是一种近乎悲壮的、对整个行业堕落趋势的抵抗。

它是在用自己的真金白银和团队心血,向整个世界证明一件事——

规矩,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

哪怕遵守规矩的人,越来越少。

但总得有人守着那座山。

不是吗?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