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台湾工委书记蔡孝乾被保密局逮捕,为了苟且偷生,不得已投降,把工委的成员一股脑地出卖,结果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共计1800多名地下人员被抓捕。
目前,于和伟、魏晨等主演的谍战剧《沉默的荣耀》正在热播中,这部剧主要讲述的是1950年代中共台湾地下党隐蔽战线的故事,也算是首部用真实人物作为“角色”的谍战剧啦!
我相信不少人心里都挺疑惑的:明明面对的是国民党反动派,为什么中共在1950年代在台湾搞的地下工作,跟在大路上的时候比起来差点意思呢?
要清楚,中共地下党在重庆、南京这些地方,和国民党特务展开了不少精彩绝伦的较量,结果都取得了胜利,可一到了台湾,情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故!
虽然采用相同的组织纪律和流程,但台工委领导层负责的地下行动却屡屡出错,领导人接连被逮捕变节,结果不仅让台工委覆灭,还彻底摧毁了台湾的地下情报网络,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我知道不少人会说,罪魁祸首就是台湾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后叛变),这确实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原因。
不过呢,除了蔡孝乾的叛变之外,还有四个历史和现实中的问题,实际上也成了导致台湾地下战线悲剧的主要原因(比如):台湾地下党组织的情况、台湾国民党的势力过于庞大、岛上的地形限制,以及蒋家推行的土改政策!
今天呢,我打算围绕台工委覆灭的这段历史,重点讲讲前面提到的那四个历史现实问题,给大家展示一些关于台湾地下情报网被摧毁的不同角度和看法。
1.台湾地下党组织问题
一开始,我军在台湾的地下行动,确实算是个挺精彩的开局,组织规模和渗透程度,完全不输大陆被占区的地下斗争。
以华东局直属的“中共台工委”为核心,底下有17个市区工委(像台北、基隆这些地方)、205个支部,还包括差不多10个武装基地(《沉默的荣耀》里提到过台中武装基地),人员总数大概有几千人。
1949年,台工委在台湾的军事、政治、商业、教育等各个方面,渗透进去了不少情报人员,搭建出了一张覆盖整个台湾社会的大型情报网络!
在华东局的协助下,台工委还掌握了一批国民党高层将领,比如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台湾省党部主委李友邦,以及台湾防卫副总司令段沄,他们要么提供情报给解放军,要么就支持起义。
在1949年上半年,台工委甚至直接向华东局递交了一份“攻台建议书”,里面详细考虑了季风洋流的因素,认为1950年4月是攻打台湾的最好时机。
不管是台工委还是华东局,都觉得解放台湾指日可待,可是,随着1950年蔡孝乾的反水,整个台湾的地下组织遭到重大打击,这事便暂时搁置了下来。
没错,一个完整的地下情报网就这样土崩瓦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台工委对于人员的审查不够严,结果组织里混入了不少地痞无赖,甚至还有像李登辉这样的人做特务。
在《沉默的荣耀》里,台工委的人员审查等一系列问题,也都被揭露得一清二楚!
像乔装成“庄阿臣”的保密局特务翁连旺,顺利潜入台工委的外围阵线,蔡孝乾明明知道审查还没完,却以“用人之际”为由,让他直接去执行任务,结果最终把台工委副书记陈泽民给抓了,还引发了台工委的一场悲剧。
可是,这事儿毕竟是历史的发展轨迹所注定的事嘛,你要这么问,我也得跟你说,原因在哪儿呢?
其实也怪不得呢,主要是因为国民党在大陆一下子崩溃得太快,想迎接台湾的解放啊,就造成了台湾岛上党员数量在一段时间内突然猛增。
这就导致成员数量的增加,必然会带来品质上的波动,也可以看出台工委一开始组织基础就不够扎实,成员们的斗争经验和信念思想也参差不齐。
当然,最关键的还得说台工委的领导蔡孝乾,那可是唯一一个参加过长征的台湾老革命,曾在延安呆了很长一段时间。
按理讲,蔡孝乾在长征和延安那段困难重重的日子里都坚持了过来,他的革命信念肯定比物质条件更坚定得多。
不过,蔡孝乾一回到繁忙繁华的台湾,就因为没有上级组织的直接管束,迅速陷入了灯红酒绿的生活,过得非常奢侈腐败,对哪种“糖衣炮弹”的精神攻击也就逐渐失去了警惕。
曾经是一名坚决的共产主义战士,后来逐渐堕落,频繁出入像波丽露西餐厅那样的高档西餐厅(至今还能在台湾看到)、奢华的戏剧厅比如永乐町戏场,甚至还诱骗未成年妻妹(小姨子马雯娟),变成了一个信仰丧失、追求安逸享乐的享乐主义者。
他为了那一盘牛排,就轻松地出卖了整个中共在台湾的地下情报网!
一个自己身上漏洞百出的领导,自然就变成整个革命团队里面最脆弱的一环,就像《沉默的荣耀》里的张志忠说的:你要是被抓了,我们所有人都可能会被出卖!
2.台湾国民党力量过于强大
在《沉默的荣耀》里,有这样一句台词:
国防部二厅、调查局、军情局、总政战部、宪兵司令部,以及省警务厅,几乎整个中国的大部分秘密机关,都集中在这一个小岛上。
在过去,蒋介石在撤退到台湾时,为了将来的“反攻大陆”这个宏伟梦想,强行征召了一批壮丁去当兵,随他一起撤到台湾的国民党军队,大约有60万人。
另外,台湾岛上还聚集了10万警察和5万多名特务,覆盖了3.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就引发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白色恐怖”。这也解释了《沉默的荣耀》里的阿菊为什么会出卖朱枫的行踪,怕被军警宪特逮捕折磨。
尽管台工委也有一些武装力量,不过规模不大,缺少重型武器和弹药,抗打击能力很不足,而且还没有像海南岛琼崖纵队那样,建立起广阔的革命根据地和深厚的防御线。
蒋氏一旦掌控了台湾,就觉得在大陆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军在国民党内部安插了太多间谍。因此,他打算在台湾大力肃清我党的地下组织。
蒋氏对国民党里的派系斗争也完全不能忍,便让蒋经国专门负责打击台湾的间谍活动和整顿内部派系。
蒋经国一上台,就开始打理国民党的各种势力,一方面把那些老牌将领逐渐边缘化,另一方面提升军中的新面孔,尤其是那些没有后台靠山的将领。
像之前担任国防部军史史料局局长、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的吴石,在这个特殊时期,被蒋先生提拔为国防部参谋次长,晋升到国民党军事系统的高层位置。
就这样,在蒋经国硬邦邦的整顿下,国民党军队和特务网络内部的摩擦少了不少,逐渐组建了一支专门用来在台湾集中镇压的军事机器。
因此,台湾岛内的敌我差距太大,导致地下斗争的激烈程度远超大陆那会儿任何一座城市!
3.台湾海岛地形限制
从地理位置上说,和大陆那宽广的疆域深远相比,台湾岛基本上算是个四面环海的孤零零的岛屿,台湾海峡最窄的部分(从福建省平潭岛到台湾省新竹市)也有130公里那么远。
这样的地理情况,确实给地下工作带来了不少难题,要传递情报或者派人过去,只要受到限制电台封锁海空的影响,任务就变得很难办到。
一旦地下人员的身份被泄露,或者整个地下组织遭到摧毁,也没有个能完全撤离或脱身的地方。
比如在《沉默的荣耀》里,交通员朱枫在吴石的安排下,搭乘军机飞到舟山定海(她的家乡——镇海,就在附近),暂时甩开了保密局特务的追踪。
不过,由于舟山正处在前线地区,戒严非常严厉,国民党军警把海岸线封得死死的,根本找不到能出海传递情报的船只,结果还是被特务抓住了。
需要说明的是,朱枫是在1950年2月18日被捕的,而舟山群岛则是在1950年5月被第三野战军解放的,可以说是牺牲在了解放的前夜。
再就是像谢汉光这样的人,他为了躲避特务抓捕,就直接把名字改成“叶依奎”,藏身在台东深山林场,隐居了整整38年。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两岸关系缓和,他才得以回到大陆。
虽然说,谢汉光在躲避期间错过了收集和传递情报的机会,但他最终能够回到大陆,这也算是一个非常幸运的奇迹了!
4.蒋氏的土改政策
土地产改这事儿啊,你逃得过正月初一,也躲不过十五元宵!
坦白讲,那些从大陆搬到台湾的大地主们,根本没想到能避开解放军的土地改革,却没想到会挨上国民党的土地政策。
国民党上台掌权台湾后,为了稳住政权、调整土地关系、让底层百姓安稳生活,搞了一场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行动。
从1949年到1953年,国民党在台湾实行了“三七五减租”和“公地放领”以及“耕者有其田”这三项政策,之后农民得到了土地,底层农民的后顾之忧也算是解决了。
从那以后,台湾岛的农业飞速上升,很快就回到了二战前的巅峰状态;大量的粮食剩余,也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和发展。
因此,中共在农村推行的传统动员方式,一时间根本找不到突破口,台湾的农民也逐渐从潜在的革命支持者变成了维护现有统治体系的基层力量。
说实在的,这也是我党在台湾搞地下工作的过程中,之前没碰到过的新情况,后来就越发难以组织和动员台湾底层的老百姓,群众基础变得越来越脆弱了!
个人总结
我个人总结觉得,台湾地下工作的失败,并不单纯是哪个原因造成的,而是整体体系出了问题,形成了一个难解的困局!
许多隐蔽战线的工作人员,最后都在黎明前倒下,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展现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忠诚。
我一直坚信,台湾终究会回到祖国的怀抱,肯定会把《七子之歌》唱得震天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