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图文激励计划#1948年12月那个寒冷的夜晚,一个译电员的笔下多了两个字。就是这两个字,彻底断送了1.6万精锐官兵的性命。
当时被困新保安的35军军长郭景云收到电报,上面写着安春山被任命为”西部收容总指挥”。郭景云当场就炸了毛,什么叫收容?老子堂堂中将军长,还需要你来收容?
实际上,傅作义的原意是任命安春山为”西部地区总指挥”,统一指挥救援行动。可是译电员手一抖,“地区”变成了”收容”。这一字之差,直接要了35军的命。
郭景云这人脾气暴躁,平时就看安春山不顺眼。现在收到这样的电报,更是气得七窍生烟。安春山在无线电里喊破了嗓子:“老兄,赶紧突围啊!”郭景云却死活不干:“你是来收容我的吗?我不走了!”
当时安春山的104军距离新保安只有4公里,真的就是4公里!如果郭景云肯配合,35军绝对有机会突出重围。可是这两个人就在那儿吵架,眼睁睁错过了最后的生路。
说到底,35军能落到这步田地,还得从头说起。
1948年11月底,杨成武的华北第3兵团开始围攻张家口。傅作义一看,这还了得?张家口可是他的命根子,丢了张家口就等于断了西退绥远的后路。
傅作义当时判断,东北野战军刚打完辽沈战役,肯定得休整几个月才能入关。趁着这个空档,他要集中兵力先把华北的解放军收拾了。于是,他把自己的宝贝疙瘩35军派了出去。
35军可不是一般的部队。这支军队一色美式装备,400多辆美国道奇大卡车,在当时的中国战场上堪称豪华配置。更重要的是,这是傅作义的起家本钱,他的政治资本全靠这支部队撑着。
郭景云率领35军乘着卡车浩浩荡荡开往张家口。这位军长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这次又能立大功了。之前在涞水战役中,35军吃了点亏,前任军长鲁英麟还自杀了。郭景云接任后,憋着一股劲要证明自己,证明35军天下无敌。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35军赶往张家口的时候,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突然攻克了密云。这一下可把傅作义惊醒了,原来东北野战军早就秘密入关了!
傅作义赶紧给35军发电报:“立即回撤!”可是这个时候,35军已经钻进了解放军布好的口袋。
更要命的是,郭景云在关键时刻犯了个致命错误。按说接到撤退命令,任何有点军事常识的指挥官都应该立即行动,什么都不要,保命要紧。可郭景云偏偏不这么想。
这位军长大人习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撤退时想的不是士兵的安危,而是自己的家眷和财产。他先把老婆孩子和金银细软装上军车,确保他们安全了,这才想起来安排部队。
下面的将领一看,军长都这么干,咱们也不能吃亏啊。于是大家有样学样,都忙着转移自己的家当。就这样,整整一个晚上的宝贵时间全浪费了。
到了天亮,35军根本没做好撤退准备。这时候华北第2兵团已经赶到,把新保安围了个水泄不通。
被围之后,郭景云的表现更是让人跌破眼镜。这位堂堂中将军长,竟然开始迷信算卦。他每天晚上都让手下的一个姓张的副处长给他占卜,问新保安能不能守住,什么时候能解围。
算出好结果他就高兴,算出坏结果他就发脾气,把卦签都给摔了。可是摔完了第二天还要接着算,那个姓张的都快忙死了。
这种行为放到今天,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一个统领1.6万人的军事主官,把军队的命运交给占卜,这得多不靠谱?
更离谱的是,当部下建议突围时,郭景云居然舍不得那400多辆卡车。这些车确实珍贵,可是用1.6万条人命去换车,这账怎么算都不划算啊。
傅作义当然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心头肉被歼灭。他派出了104军和105军两路人马前去救援。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那个译电错误出现了。
安春山接到命令,说是让他当”西部地区总指挥”,统一指挥救援行动。可是到了郭景云那里,就变成了”西部收容总指挥”。这两个字的差别,真是要命啊。
郭景云本来就看安春山不顺眼,现在听说要被人”收容”,那还了得?他宁可死在新保安,也不愿意让安春山看笑话。
安春山在外面急得要死,一边指挥部队猛攻,一边在电台里喊话。可是郭景云就是不配合,硬是要安春山”打到新保安城下来接我”。
这种要求简直就是胡闹。安春山的任务是救人,不是去送死。可是郭景云不管这些,他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结果东北野战军一到,安春山的104军被打得七零八落。安春山本人被俘后装成伙夫才逃了出来,灰头土脸地跑回北平。
援军没了,35军彻底成了瓮中之鳖。12月22日,解放军发起总攻。156门大炮在5分钟内发射了8000多发炮弹,整个新保安都被炸翻了天。
郭景云知道大势已去,最后时刻还想拉着大家一起死。他让副官去推汽油桶,准备和大家同归于尽。可是副官出去转了一圈,根本没当回事。
中午12点左右,郭景云朝着北平方向大喊:“我郭景云对不起你总司令!”然后举枪自杀。
35军的覆没给傅作义的打击是致命的。这不仅仅是损失了1.6万人,更是失去了他最后的底气。
杨得志后来说过,35军是傅作义的”左膀右臂”,是他的”心尖宝贝”。这话一点不假。听说35军全军覆没,郭景云自杀身亡,傅作义当场就崩溃了,把自己关在屋里大哭。
一个叱咤风云的军事统帅,为了一支部队的覆没而痛哭流涕,这说明35军对他意味着什么。这不仅是军事力量的损失,更是政治资本的彻底破产。
新保安战役的胜利,彻底打断了傅作义的脊梁骨。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和解放军讨价还价的资本了。
更重要的是,这一仗堵死了华北国民党军西逃绥远的退路。35军一没,张家口也守不住了,平津地区完全成了孤岛。
原本傅作义还想着,实在不行就带着部队退到绥远老家,继续和解放军周旋。可是35军的覆没让他彻底死了这条心。
接下来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天津攻坚战29个小时就结束了,号称固若金汤的防线瞬间土崩瓦解。北平完全陷入孤立,傅作义不得不考虑和平解决。
1949年1月21日,傅作义在中南海宣布接受和平条件。从35军覆没到北平和平解放,前后不到一个月时间。这短短的一个月,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回头想想,35军的覆没真是一个典型的蝴蝶效应。一个译电员的笔误,引发了两个将领的意气之争,最终导致1.6万人的全军覆没,进而影响了整个华北战局。
可是话说回来,就算没有这个翻译错误,35军就真的能逃得掉吗?郭景云的那些低级错误,安春山和郭景云之间的矛盾,35军内部的纪律松懈,这些问题不解决,覆没只是早晚的事。
说到底,35军的悲剧反映的是整个国民党军队的通病。装备再好,人数再多,如果没有严格的纪律,没有科学的指挥,没有坚定的信念,失败就是必然的。
一个翻译错误能毁掉一支王牌军,你觉得这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个人恩怨重要,还是军事纪律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