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咱能不聊那套“统武智政魅”的五维数据了吗?
每次听人拿这个当圣经,我就浑身难受。
这玩意儿,跟星座血型论有啥区别?
都是给懒得动脑子的人准备的标签。
光荣这帮老贼坏得很,明面上给你一套标准答案,暗地里却藏了一堆“歪门邪道”,就等着你往那坑里跳。
你知道在《三国志11》这游戏里,最强的武器是啥不?
不是吕布的方天画戟,也不是诸葛亮的八卦阵,是日历。
对,你没听错,就是那张破纸。
我跟你讲,游戏玩到大后期,公元250年之后,你就会进入一个极其魔幻的境界。
你手下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名将,关羽、张辽、周瑜……一个个都化成了史书上的一行字。
地图上跑的,全是些顶着“XX二代”名头、能力平庸到你都记不住脸的家伙。
这时候,你打开武将列表,在一堆灰色名字里,大概率能找到一个叫王戎的哥们,依然活蹦乱跳。
这家伙五维数据平得像张白纸,一辈子没打过几次仗,但他就是能活,硬生生活到了三百多年。
当所有英雄都已落幕,他颤颤巍巍地站出来,帮你完成统一大业。
这叫什么?
这就叫熬。
用阳寿干翻一切天才,简直是游戏史上最朋克的胜利方式。
当然,咱们玩家没那么多美国时间陪一个老头子熬鹰。
大多数时候,麻烦是火烧眉毛的。
就说那次,我玩刘表,开局就被孙策那小子堵在长江口摩擦,甘宁周泰跟两条疯狗一样,带着舰队就往我脸上糊。
我这边水军最高的就是文聘,被人打得跟孙子似的。
眼瞅着就要完蛋,我心里那叫一个憋屈。
就在我准备含恨读档的前一秒,我点开了武将列表,看到了俩名字——蔡中、蔡和。
说实话,这俩货的智力,一个1,一个2,我怀疑他俩凑不出第三个想法。
平时放城里都嫌浪费粮食,属于典型的“废将”。
但那天,我真没招了,把他俩塞给了主力当副将。
你猜怎么着?
我那本来慢吞吞的楼船,突然就跟装了涡轮增压一样!
再配上刚研发出来的“霹雳”科技,投石车上了船,简直就是海上喀秋莎。
对面周瑜的艨蟟冲得是快,可我这石头专治各种花里胡哨。
那一仗,硬是靠这两个脑子不太好使的哥们给顶住了。
那一刻我悟了,这游戏的牛叉之处,就是能让傻子在特定的岗位上,变成天才。
这事儿让我彻底开了窍。
有些将领,你不能用常规眼光看他。
比如那个叫马钧的,统帅武力都是个位数,纯纯的战五渣。
可你要是想攻城,体验一把把许昌城墙砸个稀巴啦的快感,那你得把他当祖宗供起来。
人家自带“发明”特技,造攻城兵器的速度,别人是手工作坊,他那是工业流水线。
再加上S级的兵器适性,你随便找个统帅高的给他当司机,他就能把冲车开出坦克的架势。
他不是将军,他是兵工厂厂长,是战争背后的技术核心。
没了马钧,你那些精兵强将就只能在城墙下干瞪眼。
还有些人,不是不强,是强得不够明显。
公孙瓒的儿子公孙续,就是这么个主儿。
五维数据尴尬得一比,干啥啥不行。
可人家骑兵是S,还带个“白马”特技,突击时能无视对方弓箭手的阻拦。
这是啥概念?
就是你的骑兵队里装了个“精确制导”系统,能绕开火力网,直插对方心脏。
他当不了赵云马超那样的骑兵主帅,但他绝对是你骑兵部队里最划算的那块“性能插件”。
所以说,《三国志11》这游戏,玩的压根就不是简单的数值比大小。
它是在逼你当一个合格的HR,去发掘那些“偏科生”和“怪才”的隐藏价值。
它用蔡中、蔡和告诉你,把猪放在风口上,它真能飞;用马钧告诉你,技术宅也能改变世界;用公孙续告诉你,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最后,再用一个长寿到不讲理的王戎,给你上演一出“龟兔赛跑”的最终结局。
别再盯着你手下那几个五维战士看了,没意思。
去看看你列表里那些被你打入冷宫的家伙吧,说不定,你的那个“版本答案”,正穿着一身不起眼的属性,等着你给他一个机会呢。
来,评论区聊聊,你们都从垃圾堆里刨出过哪些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