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状况,真是个“老大难”事儿啦
说起中国的人口状况,咱们这块土地可真是遇到个“尴尬局面”
2025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一公布2024年的数据,吓我一跳:年底全国总人口才140828万,跟上一年比
再说,出生的人数,也才954万,比去年多了52万,乖乖,这个数字看上去还算有点“起色”,可是心里那份底气
你看,从2017年到2023年,新生儿连续7年都在“跳水”,从1786万一口气掉到不到一千万,跌了整整一半多
政策上,咱们国家从2016年推“全面二胎”,到2021年开放“第三胎”,摆明了是想让人多生点
钱包却跟着“瘦身”一样哀嚎
要知道,眼前的三座大山:结婚的钱、房子的压力、养娃的花费
要是这些状况不解决,三胎都成奢望
连一胎都变成“天价”啦
一、结婚的“贵”字当头,年轻人都“吓跑”了
你瞧瞧
据武汉大学的龚为纲教授调查,彩礼平均得14万块,2007年以前还才一万多,眼下短短几年
再加上办婚礼、买三金、摆酒席,光这些就得30万左右
可状况是,谁家还能不吃不喝
房租、日常开销,孝敬父母这些“老大难”
更让人“抓狂”的是,广东一份季报说,2024年广东结婚登记的人数只有51.2万对
比去年少了差不多19%
你想想,就算在经济“发达”点的广东,都在“断崖式”下跌
其实,年轻人不是不想结婚
我自己一个月工资也就八千左右,扣掉房租、生活费
还得猴年马月才能“成家立业”
二、房价像个“巨无霸”,压得年轻人喘不过气
再说说买房这事
1998年房改一开始,房价就像“坐火箭”
到2010年到2023年,百城住宅的平均价从每平9300多块涨到1万六千多块,一套100平的房子
首付30%,那得付48万,贷款还得还112万,按30年还款计划
只算这个,还没有算装修、家具、家电的钱,整个下来
更别提房价收入比的状况
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20年
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从20倍涨到24倍多
在北京上海,普通家庭要“等”24年
很多年轻人都“躺平”了,跟着“认命”似的
你看,我一月工资八千,扣掉房贷、生活费,能存个三千就不错了,这样攒个几年
恐怕连个“房票”都没得
三、养娃的“天价”成本,真叫人“望而却步”
说到养孩子
据育娲人口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全中国家庭养一个0到17岁的孩子,平均得花48.5万
而从出生到大学毕业,总花费大概62.7万
这还只是平均数,放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
幼儿园一年学费差不多3到5万,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大学学费和生活费
更让人“崩溃”的是,国际比较:澳大利亚、法国、瑞典、德国、日本的养娃成本虽然也不低,但中国的数字
你想想,生个娃到18岁
花的钱几乎是别国的2到4倍
你说,谁还敢“拼命”生
这成本一高,年轻人“望而却步”也就不奇怪啦
四、专家“开药方”,真金白银才见效
面对这些“硬伤”
马光远,他就提出了几个“靠谱”的建议:别光嘴上说
比如说,发放生育补贴、减免税收、提供住房啥的
韩国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2024年1月,韩国对两岁以下婴儿的补助:1岁以下每月5000人民币左右,1到2岁每月2500人民币
2024年的新生儿还比前一年多了3%,这是“真金白银”效果的最好证明
我们国家也在“跟进”,从2025年起,对3岁以下宝宝每年补助3600元,虽说是“杯水车薪”
再者,幼儿园也得“动真格”的,把它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这样一来,家长再也不用为“学区房”打拼了
还有,产假要延长,工作要保障,住房要优惠
如果这些都能落实,年轻人“敢”生,愿意生
那他们的“生育意愿”自然就会提升
时间不等人,赶紧“搭把手”啦
讲到弄到最后,咱们得明白
人口状况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中国15到49岁的育龄女性比2020年少了1600多万
你想想,年轻人“观念”也在变,90后、00后,从小就是“独生子女”,习惯了“自己过日子”,要他们一下子接受“多娃”生活
可是,咱们要相信,只要政策“到位”,措施“硬核”
韩国能做到,我们中国也能
比方说,把补贴提高到每年一万居然更多
幼儿园、住房、教育、医疗都得“全套”跟上
只有这样,年轻人才能“真心感受到”养娃的“实惠和保障”
否则,等着“人口大 boom”变“人口大崩盘”
那可真是“后悔莫及”啦
时间不等人,咱们得“快马加鞭”行动起来,毕竟,没有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