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92岁“爷叔”游本昌杀入短剧,他到底图什么?

得,我先缓缓,感觉脑子有点缺氧。

就在刚才,我把“游本昌”和“竖屏短剧”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词儿,在同一条新闻里看到了。

谁能告诉我这不是P的图?

这感觉,就跟我听说我那只听京剧的姥爷,突然报名要去音乐节当DJ打碟一样,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92岁,游本昌老爷子。

那个刚在《繁花》里扮演“爷叔”,用一个眼神就能让黄河路风平浪静的活神仙,现在要去短剧那个修罗场里搅和。

短剧是什么地方?

那是霸道总裁和落魄娇妻的龙兴之地,是战神归来发现女儿住狗窝的重灾区,是三分钟之内必须有人跪下、五分钟之内必须资产过亿的电子榨菜。

现在,一个殿堂级的老艺术家,说他要下场玩这个。

我第一反应是,老爷子是不是对这玩意儿有啥误解?

是不是哪个不孝子孙,跟他说这是最新的“线上堂会”?

他女儿出来证实了,说老爷子是真心实意的,想搞个“济公传承”计划。

他老人家自己不上,让新人演,就为了让现在的年轻人知道济公是干嘛的。

听听,这觉悟。

可这事儿,越想越不对劲。

这哪是传承啊,这简直是开着一辆老爷车,去参加F1方程式大赛。

你想想《繁花》里“爷叔”那个劲儿,王家卫的镜头恨不得一秒钟掰成八瓣用,所有的戏都在停顿里,在没说出口的话里。

那叫一个“于无声处听惊雷”。

短剧呢?

那是恨不得在你耳边挂一串鞭炮,炸得你七荤八素,生怕你有一秒钟的冷静思考。

这两种东西,根本就不是一个次元的。

这操作,让我想起了巅峰时期的迈克尔·乔丹。

全世界都把他当神仙供着,他老兄一拍屁股,不打篮球了,改行去打棒球。

结果呢?

被人家的职业小联盟投手虐得找不着北。

当时全世界都在看笑话。

可现在回头看,那才是乔丹“神性”的一部分——一个真正的宗师,永远对未知的领域抱有好奇,甚至不惜用自己的神坛去冒险。

游本昌老爷子现在干的,就是“文艺界的乔丹打棒球”。

他已经不需要任何奖项去证明自己了,他就是活着的传奇。

他这一脚,不是踩进了流量池,是直接一猛子扎进了流量的马里亚纳海沟。

他图什么?

我猜,他图的就是一个“不服”。

不服这口气。

凭什么好的东西就得被束之高阁,凭什么有深度的玩意儿就得曲高和寡?

他这是在用自己一辈子的声誉,做一场大型社会实验。

实验的课题就是:在一个习惯了吃快餐的时代,你端上一道工序复杂的“佛跳墙”,哪怕你把它装在快餐盒里,到底还有没有人愿意尝一口?

他甚至把最值钱的“游本昌主演”这个招牌都拿掉了,就是不想让自己的光环,干扰了实验结果。

他要的是最真实的数据。

当然,风险大到没边儿。

这事儿最可能的结果,就是把“济公”这个经典IP,改成一个穿着破袈裟的“歪嘴战神”,除了惩恶扬善的标签,什么精神内核都不剩。

他女儿也说了,不求火,能影响一个算一个。

这话说的,既是谦虚,也是无奈。

可就算最后真的扑了,又如何?

我反倒觉得这事儿酷毙了。

一个92岁的老头,还在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什么叫“学习”,什么叫“行动”。

他没有倚老卖老地抱怨“这届年轻人不行”,而是卷起袖子,用年轻人最熟悉的方式,走到他们面前,说:“来,小伙子,我给你讲个老故事。”

这本身,就是济公精神。

疯疯癫癫,不按常理出牌,心里却装着最明白的道理。

所以啊,咱们也别瞎操心什么“晚节不保”了。

对于一个把人生过成了艺术品的人来说,这不过是他最后一件,也是最狂野的一件作品罢了。

成了,是奇迹;不成,也是传奇。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