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1965年毛泽东召周恩来密谈 撤警令2002年解密

1965年,毛主席找周恩来进行了秘密会谈,下令撤走所有警卫人员。直到2002年,中央才解密了这件事。

共产党领袖

引言

1969年,珍宝岛事件爆发后,中苏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严重。当时,苏联的总理柯西金非常着急和中国方面进行沟通。3月21日下午,他拨通了一条很久没用过的热线电话,这条电话是中苏两国领导人专用的。

柯西金接通电话后,自报家门要求毛主席接听,对面的接线员却批评他说:“你这个苏修头子,不配和我们伟大的领袖通话!”

柯西金吃惊地赶紧问能不能跟周总理通话,没想到又被拒绝了。消息传到毛主席那里,毛主席批评接线员不应该擅自拒绝。

周总理召集外交人员开会商量对策,最后决定通过备忘录与苏联沟通,毛主席也同意了。

与此同时,苏联的高级将领们坚决主张对中国实施“核打击”,希望能彻底消除中国带来的威胁。他们计划使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装载几百万吨级的核弹头,对中国的关键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戈尔巴乔夫

然而,苏联必须确保美国这个核大国不会干预他们的行动。为此,苏联驻美大使在8月20日迅速约见了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向他透露了苏联的计划。

8天后,《华盛顿明星报》发布了一则震惊消息:“苏联计划对中国实施精确核打击”。

当苏方在珍宝岛的战斗中失利后,苏联国防部的副部长对外透露:“我们的战略导弹部队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行动……”

十月中旬的一天,柯西金急匆匆地进入了勃列日涅夫的办公室。没过多久,办公室里就响起了勃列日涅夫愤怒的吼声:“美国人背叛了我们!”

过去,美国认为苏联是最主要的威胁,但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他们有利。如果双方爆发核战争,核污染会危及驻扎在亚洲的美军安全。

因此,美国提前知道了苏联的计划,并且明确表示不会袖手旁观,已经制定了与苏联进行核战争的应对方案。

尼基塔·谢列平是一位在苏联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他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和决策对苏联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苏联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不仅参与了多项重大决策的制定,还在国内外事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尽管他的任期相对较短,但他所推行的政策和理念,为后来的苏联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他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也展现了独特的外交智慧,努力维护苏联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尽管时代变迁,他的贡献依然被人们铭记。

待勃列日涅夫的情绪稳定下来后,柯西金接着说:

中国已经做好了准备,几乎所有人都在挖地洞,我们应该和他们进行谈判。

柯西金提到的挖洞计划,源自四年前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一次秘密会谈。那次会谈中,毛主席究竟定了什么方针?苏联说的洞又是怎么回事?

在五个危急情况下,秘密召见了周恩来。

在1964年,中国的周围充满了复杂的情况,特别是受到了来自苏联、美国、印度、日本和台湾国民党方面的挑战。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苏联给了我们很多支持。斯大林去世后,毛主席曾经说过:

苏联共产党是最先进、最有经验和理论水平的党。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他们都是我们的榜样!

然而,当中国和苏联在援助建设问题上出现分歧时,毛主席强调:我们在发展经济时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来,不能完全听从苏联的意见。对于苏联专家的建议,我们要虚心接受,但也要有自己的见解。

列宁

进入60年代,随着两党矛盾加深,两国争端不断。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对中国的敌意更加强烈。珍宝岛战役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

美国这个大国,在朝鲜战争中输给中国后,就把中国视为亚洲的主要对手。它联合了中国周边的很多国家,设立了多个军事基地,对中国实施了严密的包围策略。

美国在1964年之前就计划对中国进行突然攻击。从1961年到1963年6月,美国的间谍卫星对中国进行了24次侦察,还发现了罗布泊的核基地。

为了应对所谓的“中国威胁”,美国军方高层迅速提交了一份报告,提出了针对中国核计划的直接打击和间接削弱两种方案。

如今的中国不再是容易被欺负的对象,这一点在美国参与抗美援朝战争时就已经见识过了,中国军人的英勇让他们印象深刻。因此,他们进行了多次的研讨和分析,以示慎重。

最终,美国高层决定不再对中国采取攻击行动。他们认为,与中国成功研制核武器相比,美国对中国进行秘密打击所面临的风险更大。

罗布泊是进行核试验的地方。

另外,印度不断蚕食我国领土。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也派出武装特务袭击我国沿海地区。二战后,日本作为美国的盟友,也开始加强军事力量。

美国在北部湾对越南的挑衅行为引发了北部湾事件,这也让战火蔓延到了中国的南部边境。

在危机四伏的时刻,考虑到我国的经济命脉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这不利于备战。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指示各省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并开始考虑如何应对苏联的核打击。

1965年的一天,毛主席突然打电话给周总理,让他立刻来一趟。毛主席还特别叮嘱周总理:“不要告诉任何人。”

挂断电话后,周总理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直接前往毛主席的办公室。周总理刚一进门,毛主席就让警卫人员全部退到门外守卫,不许任何人进来。

周总理

当其他人都离开后,办公室里只剩下周总理和毛主席。毛主席想了想,直接说:“我想建一个大型的核工厂。”周总理听了,想了想,表示同意。1966年,周总理批准了这个保密的项目。

那么,这个地下核工厂到底建在哪里好呢?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一个选址小组迅速成立了。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决定去云贵川这三个地方进行考察。

在最初的十八个月里,选址考察团队几乎踏遍了云贵川的每一个角落,多辆汽车也因此报废。这足以说明他们的考察工作是多么的全面和细致。

选址团队经过一番考察,把目光集中在了四川洪雅县罗坝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县,以及重庆涪陵的白涛镇。经过反复研究和商讨,最终选择了在重庆涪陵的白涛镇启动项目。不久之后,白涛镇的名字从地图上消失了。与此同时,6万名士兵也随之离开了这里。

当时,军委安排工程兵54师负责主要的开山挖洞任务。不过,一线的战士们并不清楚挖这些洞是干什么用的。上级只简单地对他们说:“不该看的别看,不该问的别问。”

周恩来和毛泽东

很多人来之前,都不知道目的地是哪里。李发立老人回忆说,几十年前,他急匆匆上了军列,以为要去北京。结果连续坐了四天四夜,下了车才发现,原来是一个荒凉的大山。

尽管在那儿工作了八年,他仍然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直到多年后,他才明白,那座山叫金子山。

严密的保密措施

当他们走进大山,看到到处都是写着“军事禁区,禁止入内”的牌子。以前住在这里的村民们也都搬走了,让这个地方显得格外荒凉。

不仅如此,所有进来的人,都要上一堂保密课。他们被要求连家人都不能透露自己的身份。

所有工作人员都不能串岗,也不准互相打听,不能向外界透露这里的一切。所以,大家虽然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但彼此之间并不了解对方的工作。

湖南有个兄弟俩,都是工程兵,都在816洞里挖隧道,可他们压根不认识。整整三四个月,他们都没见过面。直到有一天,在街上偶遇,一认出对方,兄弟俩紧紧拥抱,激动得泪流满面。

老兵

为了保密和方便生活,士兵们在这里修建了面粉厂、酱油厂、公路车队、医院、学校,甚至还有公安局,形成了一个完全封闭的社区。

在这里的士兵,并不是每个地方都能随便去的,因为有不同的保密级别。

那时,有一支警卫队伍专门负责这里的安全工作。主要任务是防止敌人来破坏。同时,他们也负责确保每个人都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不论是在工厂门口、路口还是桥边,都有士兵手持武器守卫。山洞外设置了三道防线,所有进入的车辆都必须回答正确的暗号,答不对就不能通行。为了确保安全,这个暗号也会时常更新。

保密制度之所以这么严格,主要是因为外部环境复杂。当时,有许多敌对特务隐藏在重庆地区,密切关注着816核工程的任何消息。他们甚至愿意出高达5000元的价格来购买有关816工程的报纸。这些消息在当时的价值,堪比黄金。

军人

另外,给外界写信时,地址只能写重庆市4513信箱。这里有很多人八年里几乎没有外出过。即使有人因公外出,也要继续保守秘密,尽量不遇到熟人。

黄正春,原工程兵53师的回忆里说,有时候在火车上碰到同学,为了避免暴露身份,他经常会提前下车或者延迟下车。

有一次,他被以前的一个战友认了出来。对方问他现在在哪个单位工作,黄正春撒谎说自己在生产工业器材的企业上班。战友高兴地说:“巧了,我们正好要采购工业器材,就到你们的公司去看看吧!”

眼看就要被发现,黄正春连忙找借口说要去出差,就这样侥幸躲过了一劫。

洞子里

除了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过着与外界隔绝的生活外,士兵们还要忍受艰苦的工作环境。

为了尽早完工,更好地应对外部威胁,861工厂实施了三班倒的工作制度。士兵们常常需要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

因为要凿山,洞里充满了石灰粉和硝烟。每天工作结束后,士兵们一个个都全身发白。

为了减少对大家身体的伤害,领导给大家发了防尘口罩。不过,一些人为了呼吸更顺畅,把口罩摘了下来,这也让他们的健康受到了影响。

相比塌方事故,吸入粉尘的危害要轻一些。54师的工程兵们挖洞时,幽默地形容自己是“六块石头一块肉”。

士兵在挖洞的时候,除了背后是空的,其他上下左右前方都被石头包围着,他们就像是被石头围住的肉一样。

因为条件不好,他们只能用简单的钢筋、大锤和炸药,慢慢一点点地挖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常遇到塌方和冒顶这样的工程问题。

参建老兵在烈士陵园,向革命先烈致敬。

为了建造这座地下核工程,有72名战士不幸牺牲。更令人痛心的是,有些士兵牺牲后,因为保密的需要,他们的家人甚至不知道这个消息。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即便是没有工程事故,也有人因为一个不小心而永远失去生命。

李发立提到,他有一位同年参军的战友,在一次工作中不慎掉进了一个深度超过三米的大水坑。当大家把他救上来时,这位年仅19岁的年轻士兵已经没有了呼吸。那时,他入伍还不到两个月。

几十年过去了,李发立依旧深深地怀念那位小兄弟。他常常想起那一次,自己端着一壶青稞酒,来到小兄弟的墓碑前。他小心翼翼地将酒倒在墓碑上,泪水不禁夺眶而出,悲伤的情绪久久不能平复。

战士们的辛苦没有白费。经过八年的努力,816地下核工程终于完全满足了战备要求。

它的主要入口是一扇重达百吨的大铅门(现在已经拆掉了),洞里面的厂房深入地下大约400米。洞顶最厚的地方有200米,其他关键区域的厚度也都超过150米。

李发立先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物,他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成为了许多人学习的榜样。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勇敢追求梦想,面对挑战不退缩。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艰难,只要坚持初心,就一定能迎来属于自己的辉煌。让我们向李发立先生致敬,从他的事迹中汲取力量,勇敢前行。

这个洞体非常坚固,即使面对100万吨氢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或者1000磅炸弹直接命中带来的冲击,也能安然无恙。此外,它还能承受8级地震带来的破坏,显示出极强的抗灾能力。

816地下核工程在设计时不仅考虑了坚固性,还非常重视技术的先进性。洞口的铅门通过光电系统控制,一旦检测到核爆炸的闪光,门会在一秒内自动关闭。这样的设计大大增强了核工程的安全性。

终于见到了阳光

在推进861核项目的过程中,我国的核武器技术也在不断进步。1966年9月,我国自主研发的地对地导弹首次成功从巴丹吉林沙漠发射,准确命中罗布泊目标,并实现了精确爆炸。

这个实验成功了,打破了国外之前嘲笑我们“有弹无枪”的说法。之后,我们组建了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有了可以执行战略核反击的新兵种。接着,我们的洲际导弹和潜地导弹也相继试验成功。

我国第一枚中远程液体弹道导弹是东风二号。

随着实力的增强,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友好。然而,同一时期,苏联却因为军备竞赛陷入了困境。再加上在阿富汗的行动,苏联的实力大大削弱,已经无法对中国形成重大威胁。

现在,世界军事发展出现了新趋势。以固定发射井为基础的路基核武器,已经失去了作为战略武器的强大威慑力。

经过全面评估,我国在1984年决定停止816核工程的建设。到那时为止,该工程已经完成了85%的建筑工作和60%的安装工作,总共投入了7.4亿元。按照今天的货币价值计算,这7.4亿元相当于上千亿元。如果要继续完成工程,预计还需要投入大约1亿元。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尽管816工程已经停工,但它依然被列为保密项目。

老战士回忆说,那时候的规定是:

参加过国防特种工程的退伍士兵,一般会回到原来的家乡,有的被安置在国营农场或者地方的国营农场。对于不太了解秘密的士兵,他们会被鼓励回到家乡参加生产。如果他们家住边防或海防地区,经过教育后,可能会被安置在国营农场或者地方国营农场。如果他们坚决要求回家,我们会特别注意对他们进行教育。对于完全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他们会被送到革命残废军人休养院,终身得到照顾……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