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赛首轮主场1-2爆冷输给克雷默内塞之后,AC米兰迅速做出反应和改变,引进拉比奥特、重用莫德里奇,之后便是一波5胜1平的出色成绩,7轮过后独占榜首。现在米兰的身上已清晰可见新帅阿莱格里的印记,无论是战术调整还是对年轻球员的信任,都令人耳目一新。

严密的防守体系
阿莱格里构建的球队基石在于防守。其战术理念的核心标语再明确不过:"拒绝丢球。"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在意甲,若能做好防守,往往就已成功了三分之二。
夏季备战期间,阿莱格里向球员们灌输了一条核心准则:"预判危险",而球员们也迅速激活了"危险探测器",其反应速度甚至超出了预期。
米兰在防守时遵循明确的规则:阵型保持紧凑收缩,形成一条五人防线(三中卫加上萨勒马克斯和埃斯图皮尼安),三名中场紧密靠拢,而普利西奇和希门尼斯两位前锋则不惜体力地进行无球协助,堪称"劳动模范"。

关键在于避免在攻防转换中丢球,米兰至多在进攻发起初期进行高位逼抢,随后便会阵型回撤以规避风险。同时也要警惕角球和任意球,这些正是皮奥利和丰塞卡时代遗留的老问题。
阿莱格里的球队在失球数上仅次于加斯佩里尼执教的罗马,在预期失球数据上更是排名第一,这表明迈尼昂相比上赛季,度过了更多"平安夜"。
标志性的核心球员
阿莱格里的DNA体现在中场核心区域。防线多是丰塞卡和孔塞桑时期的旧部,锋线四人组则可以轮换。唯有中场雷打不动。莫德里奇是这里的指挥官,阿莱格里在首次训练课上就将球队钥匙交给了他,与他搭档的则是两位极具"阿莱格里特色"的中场。

在首轮负于克雷莫纳后,阿莱格里向俱乐部明确表示需要引援。他的态度异常坚决。一位主帅必须懂得在适当时候提出抗议。这次抗议为球队带来了拉比奥特,他是阿莱格里的绝对亲信,这位能读懂主帅心思的球员,总能不折不扣地执行指令。无怪乎拉比奥特立刻坐稳主力,并且仿佛已融入球队多年。
至于福法纳,情况则不同。阿莱格里起初对他并不十分了解,但在几堂训练课后便定下目标:"他和奇克本赛季的总进球目标必须是15个。"福法纳似乎正处于转型中期:他能插入禁区却不起脚,能进入射门位置却不完成终结。好在,距离实现那15球的目标,尚有时间。
战术革命
或许米兰早在两年前就该踢三后卫体系了,只是从未有人点破。直到六月之前,托莫里、帕夫洛维奇、加比亚和佳夫都是两人搭档出场,在面对对手冲向球门时疲于奔命,而中场球员也未能有效设立屏障。
无论是由赖因德斯、福法纳、阿德利、本纳赛尔、奇克还是穆萨出任中场,他们的本能都更倾向于进攻而非防守。阿莱格里在夏季进行了一场革命,甚至逆转会市场的规划而行(原计划是打造4-3-3阵型,配备双中卫、双边卫和双边锋)。

当他决定改打三后卫时,他承担了风险,但也做好了防护。其中,托莫里和帕夫洛维奇受益最为明显。如今他们有加比亚作为后防支柱,三名中场担任屏障,两侧有边翼卫支援。在阿莱格里的防守体系下,他们不再需要仓促地阅读比赛,有时甚至可以大胆上抢,而无需担心身后留下空当。
而加比亚,这位上赛季就已表现最佳的中卫,已然成为防线的领袖:他统领全局,甚至会"强迫"莱奥在训练中保持专注(不脱球衣),并且,“闲暇时”还能在米兰德比第89分钟打入制胜球。
年轻球员的成长
阿莱格里从不轻易馈赠机会,任何加入他麾下球队的球员都会迅速明白:更衣室不是实验室。在米兰,试验性质的内容极少甚至没有,主力球员几乎总是出场,年轻球员则在观摩中学习。
话虽如此,阿莱格里却几乎从所有球员那里都得到了积极的回应,这证明他懂得如何传递信任,并为经验不足的球员营造合适的成长环境。德温特或许不满足于旁观,但当他替补登场时,从无失误。里奇尚在学徒期,但在首次首发时便表现稳健,或许不够亮眼,但足够精准。

最重要的是,巴特萨吉向全意大利证明,为何此前有多支国外球队对他感兴趣,以及为何罗马曾乐意为他支付来意大利的机票。阿莱格里在赛季初便将巴特萨吉视为左路的唯一替补,并未要求引进经验丰富的球员。当埃斯图皮尼安从国家队比赛日带伤归来时,阿莱格里直接将重任赋予了他,而他的回应非常出色,展现了他的两大特质:防守稳健性以及一记至今被低估的左路传中能力。
加图索心中自然有其他心仪人选,但在造访米兰内洛时,他也向阿莱格里询问了巴特萨吉的情况。这无异于在说:"我正在关注他。"对于巴特萨吉而言,成长之路依然漫长,但米兰现在已然知晓,阵中拥有这位2005年出生的年轻边卫,随时准备贡献力量。这本身已非理所当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