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当时正在开会,讨论的是停火。然后,十枚导弹就到了。
这事儿就这么简单,也这么离谱。
地点在卡塔尔多哈,9月9号。哈马斯在那儿的办公室几十年来都相安无事,那地方被默认为是中东这片火药桶里的一块“安全区”。卡塔尔本身,也一直在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跑腿递话,做为美国在中东最重要的盟友之一,国土上还驻扎着美军最大的乌代德空军基地,这个面子,谁都得给。
可以色列这次没给。十五架战机长途奔袭,筹划了几个月,行动代号起得也挺有气势,叫“烈焰之巅”。结果就是哈马斯海外高层基本被一锅端,顺带还捎上了一位卡塔尔安全官员。
事后,特朗普发了条推文,写得那叫一个滴水不漏。他说自己是早上才接到军方通报,说这是内塔尼亚胡的决定,跟他没关系。他还特别“难过”,说自己马上派特使去通知卡塔尔了,可惜没赶上。最后还不忘补一句,已经指示手下,抓紧和卡塔尔敲定一份新的国防合作协议。
这手腕,真是绝了。先把人卖了,再反过来表达同情,最后还把新的军火订单给推销出去了。
卡塔尔人当然不傻。他们前脚刚送了架四亿美元的豪华747给特朗普当礼物,想让他换个“空军一号”,后脚自己首都就被炸了。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直接开骂,说这是“国家恐怖主义”,是“背信弃义”。这话一点水分都没有。大家心里都清楚,以色列的飞机要飞过这片空域,没有驻扎在乌代德基地的美军点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白宫最开始的说法更逗,说是在袭击前“最后一刻”通知了卡塔尔。卡塔尔那边直接回怼,说直到爆炸声传来,他们才知道出事了。这种互相矛盾的说法,其实已经说明了一切。
一些分析师,比如中东政策委员会的阿里·瓦兹,早就警告过,斡旋者的安全一旦无法保证,整个地区的和平努力都会崩盘。这次袭击,等于是在所有中东调解人的脸上狠狠扇了一巴掌。传递的消息也很明确:没有谁是真正安全的,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
以前大家还讲个规矩,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哈马斯在多哈的这些人,不管你喜不喜欢他们,客观上就是谈判桌的另一方。结果还在研究停火的条款,人就没了。
这事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彻底掀翻了桌子。以后谁还敢斡旋?谁还敢相信有什么安全承诺?以色列用行动证明了,只要它认为有必要,可以在任何时间,打击任何主权国家的任何目标。美国则用行动证明了,盟友的价值,是随时可以被拿来交易的。
特朗普说,消灭了哈马斯高层能成为和平的转机。
这怎么可能是转机。仇恨的种子一旦种下,只会长出更多的仇恨。以色列如今在中东确实无人能敌,但历史上有哪个强权能永远屹立不倒?它周围是数亿的阿拉伯人,今天你把人逼到绝路,谁能保证明天力量逆转时,对方不会用同样的方式还回来。
和平的道路,从来都不是靠偷袭和背叛铺成的。那条路的尽头,只有更深的黑暗。
哦对了,卡塔尔的国防合作协议,听说谈得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