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印度狂购140架苏-57,誓要硬撼霹雳-15E,南亚局势突变!

要说最近谁睡得最不踏实,那估计得是印度空军了。枕头底下好像塞了块石头,硌得慌,那石头的名字,一边刻着“歼-35”,另一边刻着“霹雳-15E”。这玩意儿的全隐身,还有那让人后背发凉的超视距打击能力,就像一根无形的刺,扎得新德里是坐立难安。

这种焦虑吧,不是一天两天了,但真正把它捅破,让所有人都没法再假装镇定的,是今年五月那场叫“辛杜尔”的演习。

那次行动,哎,简直成了印度空军的一块心病。他们手里最宝贝的疙瘩——法国来的阵风战斗机,本以为能横着走,结果呢?在巴基斯坦的歼-10C面前,愣是没讨到半点便宜,全程被压着打,活脱脱一个捧哏的。这还只是个半隐身的歼-10C啊,你想想,要是对面天上飞的是那个神出鬼没的歼-35,那画面……简直不敢想,真的不敢想。

于是乎,这根弦就一直紧绷着,直到九月二十四号,终于“啪”的一声,断了。印度国防部下了个猛药,一个让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的决定:紧急采购140架俄罗斯的苏-57。一口气,就要组建七个全新的中队,这架势,明摆着就是技术上差点意思,那就拿数量来凑,用蛮力把这块短板给硬生生顶回去。

这操作,怎么说呢,充满了浓浓的印度风味。他们计划得挺“周全”,先从俄罗斯那儿直接买40架现货,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两个中队的空架子搭起来,解了燃眉之急再说。至于剩下那100架,就扔给自家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在纳西克工厂,照着葫芦画瓢,搞许可证生产。

这套路,熟不熟悉?简直就是当年苏-30MKI项目的翻版。想当初,苏-30MKI的单子也是从140架开始,买着买着就上了瘾,最后硬是追加到了骇人的270多架。所以啊,你别看现在说的是140架,谁知道印度对苏-57的胃口到底有多大?毕竟“买飞机,送技术”这种好事,搁谁谁不迷糊?

其实从二月份起,两边的官员就没断了联系,而“辛杜尔行动”那记响亮的耳光,毫无疑问,成了这场谈判桌上最强的催化剂,让所有事情都按下了两倍速播放。

当然,苏-57这飞机,在全球五代机里头,一直都算是个特立独行的存在。那机身工艺,肉眼可见的粗犷,还有那个被全世界军迷吐槽了八百遍的“半吊子隐身”,让它在面对歼-35这种天生就是“隐身贵族”的对手时,总显得有点先天不足。

可这事儿吧,在印度人眼里,得换个角度看。

在他们看来,苏-57隐身是差点,可架不住它飞得远啊,挂的东西多啊,甚至还能揣上高超音速导弹。这玩的就不是什么潜行暗杀,而是“我于千里之外取你首级”的阳谋。有印度专家甚至吹嘘说,苏-57是“游戏规则的改变者”,是给飞行员们打的一针“强心剂”。

说白了,印度心里门儿清,他们压根就没指望苏-57能跟歼-35在雷达屏幕上玩捉迷藏。他们的算盘是,利用苏-57的大航程和武器优势,远远地拉开一个战场,当一个“空中狙击手”。你霹雳-15E不是厉害吗?我老远就把你拦截掉。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空战了,更像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带刀护卫”,给后头那群阵风之类的四代半战机撑开一把保护伞。

做出这种选择,其实也透着一股子辛酸和无奈。谁不想用自家的孩子呢?可印度那个被吹上天的“国产之光”——先进多用途战斗机(AMCA)项目,现在还停留在PPT的某一页上,交付时间写着“2030年以后”。甚至有更悲观的预测,说这飞机没准得到2040年才能真正派上用场。

时间不等人啊。真要等到AMCA项目开花结果,那时候天上飞的,恐怕都已经是霹雳-15E的孙子辈了。这么一比,苏-57虽然毛病一堆,比如在乌克兰战场上,它基本只敢在自家防空圈里远远地射个导弹就跑,所谓的“实战检验”水分很大,但它好歹是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品,买了就能用。

对眼下的印度来说,先弄一款不那么完美的“半隐身”战机,在南亚这片天上把脚跟站稳了,比苦等一个虚无缥缈的完美方案,要现实得多。

所以,这140架苏-57的订单,即便要花上十年才能全部到货,它的意义也早就超出了军事本身。它不仅能让印度空军的纸面实力暴涨,更是给半死不活的本土航空工业来了一次大输血。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又能赚个盆满钵满,又能趁机学点俄罗斯压箱底的技术,这买卖,不亏。

更深层次的,这是一种心理战。当140架苏-57的机群铺满停机坪时,就算它的隐身性能真的差了那么一截,但这个庞大的数字本身,就是一种最直接的威慑。它让印度空军在面对巴基斯坦的时候,腰杆能挺得更直一点,可以理直气壮地喊上一句:“来啊,比划比划!隐身又怎么样?我有140架,数量就是正义!”

意昂体育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