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圣保罗大奖赛吗?这个在巴西举办的经典赛事,往往被艳阳和激情的观众淹没。这次,我们见证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角逐,像是一本三折结构的小说:从跌宕起伏的预赛,到刺激的冲刺,再到悬念丛生的正赛排位。这其中,麦凯伦车队的兰多·诺里斯绝对是最亮眼的主角——一次险些断送希望,却硬是扭转乾坤的周末。
预赛刚开始,诺里斯在一号弯急刹时前轮锁死,那画面,车头微微摇摆,轮胎发出刺耳的尖叫声,红白条纹的赛道旁甚至飘散出一缕淡淡白烟。那一秒紧张得连屏住呼吸都来不及,尤其是车迷们屏幕前的感受,我敢打赌都心跳漏了一拍。赛后诺里斯提起这事时,还带着点开玩笑式的无奈:“那一圈太难熬了,有那么一瞬间,真是怕自己就直接结束了,后来还挺搞笑。”但谁都知道,其实没那么简单,好些赛季的积累,那股稳住心态的冷静,才让他熬过这一刻,跑出了最终全场最快圈。这一次,他比梅赛德斯新秀基米·安东内利快了0.174秒,拿下杆位那一刻,全场几乎爆发出了巨大的欢呼。
其实这已经不是诺里斯第一次展现惊人状态了,他本赛季状态简直可以用“得劲”来形容,连续四个赛段都领跑,这在当下的车坛,特别是红牛多年统治的背景下,麦凯伦的崛起太具有故事意味了。冲刺赛里,诺里斯更是抓住了队友皮亚斯特里撞车的机会拿下胜利,积分领先直接扩大到9分。那种机敏和现场感,就像老电影里主角一脚踢飞对手的炸弹一样,观众看得紧张又畅快。
不过麦凯伦这段逆袭故事,也不全是诺里斯一人的功劳。车队技术部门的持续升级,让年轻车手得以充分发挥潜力。试想,两三年前,说麦凯伦能撼动红牛,估计不少人都会一笑置之吧。这回人们还有这样的心态吗?我看悬。毕竟这一季麦凯伦从底盘调校到辅助系统,甚至是模拟训练方法上的努力,已经不是秘密了。
比赛不仅有胜者,还有那些稍微失落的人。皮亚斯特里,这个年仅22岁的小伙子,赛后显得有点沮丧:“我本来以为能多拿点,但看看明天吧,总归还得靠耐力赛找到机会。”听着他的语气,怪心酸的,人家年纪轻轻就站在了红牛、梅赛德斯这类巨鳄之列,哪个没几年车技沉淀?诺里斯前些年也是被压得够呛,谁会相信新秀刚拔尖就能稳一季呢?
说个细节,还特别想讲讲安东内利,梅赛德斯的小伙子,才19岁。这人挺有趣,比赛完成后还是忍不住和记者“吐槽”:“又一次在诺里斯后面跟着跑,稍微有点烦了,但这圈能做到这样已经挺满意。”想想也真不容易,一边龇牙笑着感叹自己很接近目标,一边又不得不悻悻承认对手确实强。他的语气里带着点不服气的斗志,谁说竞技场上的失败者就没光彩感?
至于那些“隐形英雄”,也得郑重聊聊,就比如像奥利弗·贝尔曼吧,前两节排位赛他的表现让现场不少人眼前一亮,着实有点“我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思。最后还是分列第八,有竞争没错,但人家这股不太服输的劲儿,加点磨砺,未来总还是有戏的。还有冲刺赛里突然爆胎陷入遗憾的博托莱托,那段维修区道尽头的撞车事故,看得人心里不禁想叹气。这可是巴西本土车手,他原本可是承载着观众无数热望的角色啊。结果,他的赛车正赛要从第20位发车。对赛程来说,或许是个小插曲,但对这名车手而言,这场“失败”可能刻骨铭心——哦不,是“刻骨名心”吧。
诺里斯展现的不是单纯的拼劲,我们品赛道上的人物时,总能觉得,这些实打实的竞技过程,远比那些公式化的个人英雄叙述有灵气。人性之于赛场,道是人定义规则,比赛却也时常流动反客为主,用偶有的失败与失误赋予激烈争冠更多耐人寻味的涌动情感。至于这个周末的圣保罗大奖赛,它的余声不会那么快散去。
写到心有点乱,总觉得,他们承载的压力和竞争固然已经足够考验人心,但某个意味上比赛似乎也在推荐另一种确定:人性光辉在失意和成功之间的来往中,我们或许能见证更多耐人寻味的证据,而非只是计时器上冷冰青的数据?你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