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东头的老张头蹲在土墙根下抽旱烟,烟袋锅子吧嗒吧嗒响。
他望着地里蔫头耷脑的玉米苗,嘴里嘟囔着:"这老天爷是存心跟俺过不去,旱了三个月,眼瞅着秋收又得喝西北风。"隔壁李婶挎着菜篮子路过,接了句:"甭说收成了,咱这岁数连个养老钱都没有,往后可咋整?"
城里退休的老王这会儿正拎着鸟笼子在公园遛弯,兜里揣着刚发的三千多块养老金。他逢人就念叨:"这退休金啊,就跟那自来水似的,到日子准点来。"这话要是让老张头听见,非得把烟袋锅子磕出火星子来不可。农村老人哪有什么自来水一样的养老金,能把日子过出个响动就算本事。
河南周口的刘老太今年六十八,还在建筑工地搬砖。工头看她年纪大,特意安排轻省活儿,一天给八十。她总说:"啥轻省不轻省的,能给钱就中。俺村好些老姐妹,想干活都没地儿要哩。"她手上布满老茧,指关节粗得像树疙瘩,那是五十多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留下的印记。城里的老太太这个年纪都在跳广场舞,她却得为了一盒降压药钱拼命。
河北保定的赵老汉更绝,七十多了还开着拖拉机给人拉活儿。有回翻车把腿摔折了,儿子从城里赶回来,看见爹打着石膏还在院里喂鸡,气得直跺脚:"爹啊,您这是要钱不要命啊?"老汉咧嘴一笑:"命值几个钱?你要能在城里买上房,爹立马躺家里享福。"儿子不言语了,他那个外卖员的工资,连自己都快养不活了。
安徽阜阳的村医老周说,他们村十个老人有八个高血压,能按时吃药的不到一半。"不是不想治,是治不起。一盒降压药小一百,能买半个月口粮。"老周摇摇头,"这些老人啊,都是小病拖,大病扛,扛不过去见阎王。"这话说得糙,可话糙理不糙。村里的老人就像那地里的老黄牛,干得动就干,干不动就等着入土。
山东菏泽的小吴在县城开了家小饭馆,每天晌午都能看见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垃圾桶里翻瓶瓶罐罐。有回他实在看不下去,招呼一个老太太进来吃面。老太太死活不肯,说:"俺有手有脚的,不能白吃你的。"后来小吴想了个招,让老人帮忙剥蒜,干点轻活再管饭。这事儿传开后,附近几个商户都学着来,倒成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湖北襄阳的王家三兄弟为养老的事吵得不可开交。老大在工地摔伤了腰,老二跑运输欠了一屁股债,老三倒是在城里安了家,可两口子还着房贷养着娃,根本顾不上老家。老爷子看得明白:"都别争了,俺跟恁娘还能动弹,暂时用不着你们养。"说完扛着锄头下地去了,背影佝偻得像张拉满的弓。
江西赣州的老知青李老师退了休,每月能领四千多退休金。村里人都说他命好,他却说:"我这钱拿得亏心。当年一起插队的乡亲们,现在连个像样的医保都没有。"他自掏腰包在村里办了个图书室,专门教老人认字算数,说是不认字连养老金都不会领。有回看见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戴着老花镜学写自己名字,他躲在门外头偷偷抹眼泪。
陕西汉中的老马家今年出了件稀奇事,五个闺女凑钱给老两口买了养老保险。这事儿在村里炸开了锅,有人夸闺女孝顺,也有人嚼舌根说闺女就是赔钱货。老马气得在村委会大喇叭里喊:"谁再敢说俺闺女不是,俺跟他没完!"后来听说那几个说闲话的,家里儿子连过年都不回来,倒是应了那句老话:养儿防老,不如养老防儿。
村里的年轻人现在也学精了,知道光靠种地养不活一家人。小年轻们一窝蜂往城里跑,留下老人守着空心村。有能耐的把爹妈接城里住,结果老人在楼上憋得慌,天天想着回老家种地。没能耐的只能逢年过节给家里寄点钱,电话里除了"吃了吗"就是"多穿点",说多了都是眼泪。
浙江丽水的茶农陈老汉倒是想得开:"人这一辈子就像茶树,老了就该被砍掉。""正准备往下说,儿子一个电话打来说要带他去城里检查身体。老陈挂了电话嘿嘿笑:"这小兔崽子,还知道心疼爹。"他家的老茶树今年发新芽了,嫩绿嫩绿的,在夕阳下闪着光。
养老这事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城里人有退休金托着底,农村人全凭一口气撑着。现在有些地方开始搞新农保,钱是不多,可总比没有强。就像村头老刘说的:"钱多钱少是个念想,让人觉着还没被这世道彻底忘喽。"他说话时正给孙子缝书包,老花镜滑到鼻尖上,一针一线拉得仔细。那书包上歪歪扭扭绣着四个字:好好学习。
这篇文章重点是打造出积极又健康的网络氛围,里面没包含任何违反规定的东西,要是有侵权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